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好评中国|感受“津味”魅力,共赴“和合共生”之约

2025-08-09 10:58:21  来源:

8月9日,“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下简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天津举办。连日来,在线上,《何以中国 且看天津》《邂逅魅力天津》等宣传片引发广泛关注;在线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于“DIY空间手工艺体验”区探访“和合”意趣,在石家大院的青砖灰瓦间探寻古建肌理中的文化共生……每一次互动、每一处探访,皆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和合共生”的深厚底蕴。

“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海河奔腾至此,最终汇入大海。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孕育着天津的“开放包容基因”。从古代漕运时期南来北往的商船在此停靠,到近代开埠后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再到如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海陆交汇点之一,天津始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着来自各方的养分,不仅为城市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和合共生”的理念日渐融入城市血脉。

“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如今,津门文化在坚守传统根脉中拥抱时代新风,于古今交融中实现创新发展,生动彰显“和合共生”的文化基因。比如,色彩斑斓的杨柳青年木板画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欣赏,杨柳青特色文化产业拔节生长;形神兼备的“泥人张”彩塑透着匠心,几代传承人砥砺前行为其增添时代特色。

“和合共生”的理念,在天津大地茁壮生长,也生动诠释“何以中国”。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构建“一核两翼多点”创新生态圈,加强与中关村、北大清华等高校合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随着一系列修复工程推进,潮白河河畔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2025年上合峰会选址天津,将助力天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递出新名片……“和合共生”理念在天津现代产业发展中落地生根,让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活力与魅力。

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从生态治理到城市更新,从区域协同到对外开放,天津的发展脉络映照着中国奋进的足迹。讲好天津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不妨以时代视角进一步激活历史底蕴,以技术赋能架起沟通桥梁。

本次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既深入“历史现场”探寻文化根脉,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打造立体化、可视化传播矩阵,将“和合共生”理念直观地呈现给受众。例如,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行走“津门故里”,沉浸式感受津门法鼓、杨柳青年画等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何以中国|读懂天津之建筑文化》横屏长图海报生动展现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设置诸多互动活动,鼓励民众参与讨论,打破了传统传播的单向性,形成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让城市魅力与国家形象愈发鲜活可感。

何以中国,且看天津。我们期待,这场“和合共生”之约不仅展现天津的万千气象,更能够结出累累硕果,为天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和合共生”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多元力量。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