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轻风吹拂的海河波光粼粼,坐落于“黄金弯道”的津湾广场游人如织。当塔楼迎着夕阳的余晖,法式建筑群落的轮廓掠过河面,与对岸天津站的钟楼、解放桥的钢铁桁架隔空对话时,一幅镌刻着津派文化基因的画卷跃然眼前。
“最美一湾”俯瞰图(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天津的骨子里就带着‘兼容并包’的劲儿,这在津湾广场的一砖一瓦里都能找到痕迹。”天津城投集团资管公司津湾广场经营管理事业部总经理温昊阳的话,道出了这片建筑群的文化密码。漫步于此,复刻百年风貌的建筑廊柱上,西洋浮雕美轮美奂;全国首个沉浸式相声会馆里,“逗哏”“捧哏”的津味幽默穿透时空,让观众在笑声中读懂天津人乐观豁达的市井哲学。
津湾塔楼让天津文化符号飞上“云端”(央广网发 津湾广场供图)
津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2024年,津湾广场举办的六十余场活动里,南北非遗展演让天津皇会和潮汕英歌舞同台亮相,非遗技艺跨越千里碰撞交融;策展式松弛感街区中,品牌欢乐购、即兴喜剧游戏派对以及爱心义卖等,不仅满足游客们的好奇心,更提供了多元化、有深度的消费体验;夜间市集的霓虹下,茶汤的甜香与咖啡的醇厚交织,天津卫的“烟火气”与都市的“时尚感”完美融合,这正是津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注脚。
广场上进行的非遗表演(央广网发 津湾广场供图)
作为津派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津湾广场正让更多人透过包容与创新,读懂天津。引入的“首店经济”里,既有国际品牌的新潮设计,也有津味老字号的创新门店;国图·津湾文创空间中,孩子们学扎风筝、捏面人,在体验老手艺的同时,种下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如今,这份独特的津派文化正通过京津冀文旅协同的纽带向外辐射。
市民在海河畔纳凉(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北京承载着千年古都的厚重,河北展现着燕赵大地的豪迈,天津则以‘兼容并包’的津派文化为特色。”温昊阳介绍道,“我们正与京冀文旅部门联合设计文化游京津冀路线,让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多元文化魅力——北京看古都文化,河北览燕赵山河,天津品中西合璧。”
夜幕降临,津湾广场塔楼灯光秀在建筑立面上流转——从三岔河口的漕运盛景,到九河下梢的码头喧嚣,再到如今的都市繁华,光影里跳动的,是津派文化绵延不绝的脉搏。而这“最美一湾”,正以文化为桥,让津味风情成为这座城市最亮眼的色彩。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