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河南,真中!

2025-07-26 16:22:19  来源:新华社

当清晨的阳光

唤醒沉睡的古都

奔涌不息的河水

奏起雄浑的乐章

广袤的中原大地

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片

这是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拍摄的景色。新华社发(苗秋闹摄)


大河之南,天地之中 

煌煌华夏,岁月悠悠


这里是河南

从历史深处走来

向无限未来奔去


1



居中国之“中”

河南

望北向南,承东启西


这里有
奔涌不息的大河

图片

河南省三门峡市拍摄的黄河生态廊道。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巍峨壮丽的群山

图片

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辽阔静谧的湿地

图片

大天鹅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嬉戏。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广袤无垠的农田


图片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白马寺镇翟泉村,联合收割机在抢收小麦。新华社发(张怡熙摄)


“中原熟、天下足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河南土地肥沃

物产丰盈

是名副其实的“粮仓


图片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东军营村村民在收获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古往今来

辽阔丰沃的中原大地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也孕育了他们

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性格

留下了数不尽的故事


俯瞰黄河北岸

在巍巍太行的陡峭山崖上

有一道水渠蜿蜒而行

它就是“人工天河”红旗渠


图片

游客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在最困难的年代里

林县人民历时十年

劈山填谷,挖渠千里

“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

英雄气概

写在太行山巅

 

2


 

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在河南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

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从夏朝算起

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

在此建都拓疆


图片

这是在殷墟博物馆新馆拍摄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骨片。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

……

在殷墟博物馆

珍贵文物,灿若星辰


图片

参观者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洛阳、开封、郑州、安阳

……

中国八大古都中

河南一省

便独占其四


图片

游客在龙门石窟游玩。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


这座十三朝古都

见证了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的兴衰

铭刻了大运河与古丝绸之路的脉动

亲历了隋唐的盛世繁荣


图片

少林武僧在少林寺塔林内习练“少林棍”。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世界文化遗产

千年名刹少林寺

座落于中岳嵩山的茂林中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

少林功夫

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也将中国人的

精神气质传递给世界

  

3



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河南与“古丝绸之路”

渊源深厚

曾见证无数东西方使者、商旅往来穿梭

始终是文明交汇的重要枢纽


图片

这是位于黄河郑州段河畔的炎黄二帝像。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进入新时代

河南充分发挥“居中”优势

空中、陆上、网上、海上

四个方面协同发展

多元的文化

在这里深度交流融合


图片

在河南省郑州市拍摄的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郑州为中心的

“米”字形高铁网

已然成熟


河南发挥物流通道枢纽优势

构建以郑州机场为亚太枢纽
以卢森堡机场为欧美枢纽的
双枢纽空中丝绸之路


如今,河南

正在以无比蓬勃的姿态

走向世界


图片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旁的千玺广场主楼亮灯宣传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峰会举办地。新华社发(付锐 摄)


723日至27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

在河南郑州举行


这座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

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

笑迎八方来客


图片

这是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沃野千里,铸造中原粮仓

华夏之源,传承文明根脉

联通世界,架起开放桥梁

接续奋斗,永葆青春脉搏


祝福你,河南!

明天会更好!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