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花样乡村高原“盛放”

2025-07-25 23:28:26  来源:

盛夏时节,走进平均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们感受到炎炎夏日里难得的凉爽。

“边麻沟 梦开始的地方”,一进入当地打造的边麻沟花海景区,几个白色景观字牌在缤纷花海中格外醒目。据边麻沟花海景区负责人李振海介绍,边麻沟村的“梦”开始于2015年。

十年前,这个高原小村还是杂草密布。李振海告诉记者,当地海拔高,气候冷凉,当时农作物出产低,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得厉害。

受几个外国游客夸赞村里路边盛开的鲜花启发,边麻沟村开始因地制宜打造花海,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整合扶贫项目,流转村民土地,引进鲁冰花、勋章菊、鸢尾花等高原适生花卉,种植青海云杉、海棠树等景观树种,打造占地800亩的花海景区……思路对头,效果立竿见影,乡村面貌大变,游客纷至沓来。

  7月22日,在青海省大通县边麻沟花海景区,一名游客经过鲜花长廊。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然而,“靠花吃花”的单一模式难以持续。“游客越来越倾向于深度体验,仅靠赏花的观光游无法满足游客需要。”李振海介绍,景区发展一度遇到瓶颈。

后来,在乡党委政府统筹下,边麻沟村通过招商引资增加玻璃水滑道等游乐设施,开办农家乐、民宿……一个充分利用边麻沟花海外溢效应,吃住游购娱功能兼备的旅游综合体逐渐成型。

  7月22日,两名小学生在青海省大通县边麻沟花海景区内参加暑期美术写生研学活动。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在景区内一家小型娱乐设施前,记者见到了正在给气球打气的边麻沟村村民刘永梅。她今年43岁,曾经为了补贴家用外出打工。现在,刘永梅就在景区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下班还能就近照顾正在上初中的孩子。

“上班前给孩子做顿早饭,下班了也不耽误回家做晚饭,挺方便。”刘永梅告诉记者,她丈夫也在附近上班,老人种着家里的几亩地,算下来一家人一年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

同刘永梅类似,如今一多半的边麻沟村人吃上了“旅游饭”。土地流转费用、工资收入、入股分红……边麻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2000元,增长到2024年的逾20000元。

挥别边麻沟村,“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们驱车向祁连山方向行驶。车辆接近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窗外一大片散落的“金黄色”让记者们移不开眼睛。

祁连山下,大地流金。正是油菜花开放的时节,门源百里油菜花随风摇曳。

来自天津的刘女士一家5口自驾来到门源。“门源油菜花,有名!”刘女士一边忙着指挥家人摆好和“金地毯”合照的姿势,一边和记者搭腔。

  7月22日,抓拍到小游客在门源百里油菜花旁奔跑。新华社记者 古一平 摄

小小油菜花,除了靠“颜值”为门源带来流量,结的籽也“不可小觑”。

“我们门源的油菜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掰开一个油菜荚,青海香满金门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东东告诉记者,门源是北方白菜型小油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成长于高原独特的富硒土壤,油菜籽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香满金门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年产3000吨的菜籽油生产线。立足当地,公司建立了绿色有机油菜种植基地,统一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从农民手中收购油菜籽,既保障产品质量稳定优质,又让农民放心种植。目前共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6500户,覆盖泉口镇、北山乡、珠固乡等。

加工、仓储、电商销售、物流配送……不仅是菜籽收购,公司还围绕“田间到餐桌”打造产业链,为当地农民创造了田间管理、农机作业、电商直播等就业岗位。

“我们每年可吸纳50到100人到公司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4到5万元。”姚东东说。

边麻沟村花海夺目,门源油菜花绽开……调研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记者感受到高原乡村的别样美丽。期待乡村振兴路上,越来越多这样的花样乡村为当地村民和来访者们带来“花儿一样的幸福”。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