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支毛笔“写”出产业大文章

2025-07-09 17:49:27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image.png

晏殊故里,进贤文笔。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毛笔之乡,这里因笔而兴、因笔而名,毛笔制作技艺延续1600多年。

“我对于毛笔制作最初的印象,就是大人们每天坐在工作台旁日复一日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自己就会好奇地去学习一些简单的工序,慢慢地自己也就学会了。”1998年出生徐逸篪自幼浸润于毛笔制作的家庭氛围中,对传统手工艺怀有深厚感情。

在文港镇,毛笔制作自古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父传子,母传女,世代相继。

2014年,徐逸篪正式拜师学艺,潜心钻研毛笔制作技艺,致力于传统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做学徒时,印象深刻的是给动物毛料脱脂,要用石灰水来脱脂,手指泡在里面非常难受。”徐逸篪说。

记者了解到,传统毛笔制作工艺共有128道工序,其中,笔头制作为主要工序有47道流程。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鹏程看来,“学做毛笔一定要有耐心,道道工序都是可以学会的,但做好一支毛笔却不容易,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悟。”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文港有从事毛笔生产营销的文圣阁笔业有限公司等企业400余家、作坊220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2024年,制笔及相关文化用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6.5亿元,毛笔占据全国约80%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当地还先后建成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按照“前店后坊”模式,打造文化产业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旅品牌。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