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两河”波光,映现京张生态重塑“水答案”

2025-07-07 14:57:5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两河”波光,映现京张生态重塑“水答案”                 

  永定河西来,白河东至,两河各自奔流,分别汇入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保障首都北京供水安全。

  治理永定河,从“无定”到“永定”,张家口流域的变迁不仅是河流的治理史,更是人与自然从对抗到共生的启示录。这条河的今天,已如他的名字一样,在奔腾不息中走向“永定”。 

      图片说明:清澈的白河水           沽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而在在坝上草原,白河低语,吐纳千年烽烟,她不辩古今,唯以奔流述说过往。保护她,就是沁润京畿。   

  寻访“两河”,记者力求探寻华北大地两条血脉的历史镜鉴、生态重生与文化解码,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地域表达。                                         “两河”的地理坐标及历史镜鉴

  一滴源头水,万盏下游灯。

  在京张两地河流水系中,永定河肩负生态补水、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功能;白河则是首都重要的水源地,为北京市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着坚实保障,为区域生态命脉。

  永定河发源于黄土高原,上游分南、北两大支流,北支为洋河;南支为桑干河。洋河有三源,即东洋河、西洋河和南洋河,东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四顶房村,是洋河主源;西洋河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西州村;南洋河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县贾庄。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是永定河主源。

  洋河和桑干河两大支流在怀来县桑园镇夹河村汇合后称永定河,流经7.4公里于大秦铁路桥下注入官厅水库。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是永定河流域最大的控制和生态节点。

  永定河从怀来县官厅镇幽州村南流至北京市,经门头沟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和大兴区,由大兴区崔指挥营村东出北京。经廊坊市固安县、广阳区和永清县入天津市武清区、北辰区,在北辰区屈家店村与北运河汇合,少部分洪流由北运河入海河;大部分洪流经永定新河于滨海新区北塘街道入渤海。

  循着大地的脉搏,另一条生命之河——白河发源于沽源县小河子乡碾盘沟村,由九眼山泉溢出,聚为一泓,向南奔淌至赤城,沿途纳黑河(白河支流)、汤河等,在北京市延庆区沙梁子村,白河和黑河交汇,向东南流入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地,承担着主城区的供水任务。河水出库后,在密云区河槽村,白河与潮河“双流合抱”称潮白河,潮白河归于海河。

  图片说明: 永定河怀来段       武殿森 摄 

image.png

    图片说明: 桑干河阳原段      阳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说明: 桑干河畔风光       武殿森 摄 

  图片说明: 沽源草原天路东线旅游       武殿森 摄 

   

  “两河”,如同京津冀大地上的“动静双生”。

  永定河携黄土高原泥沙,塑造了华北平原的动脉。他迁徙无常,曾俗称“无定河”,是一条想发脾气就发脾气的河。历史上,他曾数次泛滥京城、多次改道,留下的离北京最近的大型故道就有3条。

  永定河治理贯穿中国近千年历史,素来是历代王朝的重要工程,由此产生了不少对流域治理作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和事迹。元代郭守敬首次系统勘测永定河流域地形与水情;明代徐贞明提出永定河上游蓄水、中游疏浚、下游分洪的系统治理观;清代于成龙主持开挖永定新河;李鸿章推动永定河“以工代赈”治理……清康熙帝更是赐名“永定河”,寓意从此河患永息、民生安定。

  永定河缘何难治理?北京三面环山,半包围地形,东南地势开阔,连接华北平原,永定河和潮白河从西北山区流向东南平原。

  永定河堪称“泥河”,河道形态存在天然劣势,官厅以上河道上陡下缓,泥沙迅速淤积;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平原。在京城,水源少而集中,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8月,暴雨形成怒涛翻滚的洪峰,而枯水期又近乎断流。河道常现失控,明清时期平均3年一改道,北抵通州、南侵雄县。

  真正有效控制永定河水患的是20世纪50年代官厅水库的建成,洪水的威胁大幅降低。

  7月,正是北方河流丰沛的季节。京张高铁从官厅水库特大桥上呼啸而过,车窗外的官厅湖褪去黄沙换碧裳,曾经的浊浪滔天早已化成人与自然共处的历史镜鉴,映射河流治理的本质是生命共同体的智慧抉择。

  “我住白河头,君住白河尾,长城南北是家乡,共饮一河水。”在沽源县,这首民谣已流传了多年。

  白河犹如华北大地的一条静脉。白河源头一带,包括闪电河流域,在辽金元三代是皇家游猎的“捺钵”,即行营之地。沽源县小宏城遗址在元初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建的“金莲川幕府”和“察罕脑儿行宫”,是夏季避暑、议政的场所之一,白河水源为其行宫提供生活用水。

  赤城独石口是明代长城重要关隘,明军曾在白河流域云州屯田,利用河水灌溉,保障边防粮草。

  白河是清朝帝王赴承德避暑的黄金水道,至今沿岸仍存御码头遗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保护北京水源地,增加首都水量,沽源人民提出的“把风沙锁在沽源,把清风净水送到首都”口号掷地有声。

  在白河源头,掬起一捧清澈的河水,沁凉直击掌面,当地以白河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量身打造了白河源湿地公园。近年来,到“白河源”寻根思源的北京人数达5万余人次,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徒步考察、夏令营活动达50余次。到“白河源”采访的还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等70多家媒体。

  白河寻根,寻找的不仅是河流的地理起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华北大地的区域表达。

  修复文明根基保护生命之水

  如果说永定河是“挑战者”,承载着修复伤痕的使命,那么白河则是“奉献者”,她以清澈之水哺育农村城市,在燕山深处书写绿色传奇。

  迈入历史新阶段,永定河和白河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水源命脉,既面临挑战,也迎来重大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契机。

  做好“两河”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突破的着力点,也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及京津冀晋四省、市,编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同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下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治理河段包括洋河、桑干河、永定河和永定新河。

  2018年6月,京津冀晋四省、市政府联合战略投资方中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模式,开启新一轮永定河治理,逐步将永定河恢复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

  夏日的早上,在桑干河阳原段,河边水草轻曳、鸟儿偶落,一幅“山青、水绿、河畅”的美丽画卷,这里呈现的正是桑干河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会战的落地成果。

  桑干河作为永定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一度存在行洪能力不足、生态系统退化、河道径流逐年减少、环境承载力差等问题。2019年9月,张家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张家口市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调整实施方案》,工程起点为阳原县东井集镇施家会村,终点为桑洋湿地,全长171.2公里,工程范围涉及阳原县、涿鹿县和怀来县。

  “目前,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阳原段已完工验收,88公里的生态治理工程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而且通过水生植物系统的构建,持续改善了河流水质与水生态系统。桑干河发生的生态蝶变,不仅成为‘首都两区’建设标志性工程,而且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绿色生态屏障。”阳原县水务局局长王向忠说。

  “两河”淌过的不仅是辽阔大地,更是千年的文明基因,修复自然就是修复文明的根基,就是重建我们的未来。

  沽源县水务局横向补偿办主任李立军介绍,20世纪70年代,由于人为对土地掠夺性开发利用,毁林开荒、过渡放牧,造成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白河流域生态环境每况愈下,难现清澈的河水南下北京。

   图片说明:桑干河、洋河汇合后流入官厅水库 武殿森 摄

  为实现从“伤痕之河”到“生命之河”的转变,近年来,沽源县在“白河源”保护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了京津风沙源、一退双还、京冀水源涵养林、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项目、潮白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等多项生态工程。

  工程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与沟壑,筑谷坊坝和拦沙坝,改造良坡耕地、盐碱地和水蚀风蚀地,锁住大风口,建设河岸绿化缓冲带……沽源人民与自然抗争,战天斗地,北京方面也累计投资达1.5亿元。

  工程的实施,使白河源形成了多树种、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57%,拦蓄泥沙35吨,保护了湿地、净化了水源,增加清水基流量380万立方米。

  当地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白河源头关闭6家有污染的私营企业,关闭20多家有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乡村企业,并坚决不引进高耗水和污染水源的项目。在河北省率先实施禁牧,推行舍饲养殖,有效恢复了草场植被。与此同时,实行水价改革,增强了群众节水意识。清澈的白河之水源源不断地南下北京。

  京城一杯水,半杯源赤城。赤城与北京山水相依、河水同流,境内黑、白、红三条河流的水量,占密云水库来水量的53%。

  赤城县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靳卓佳介绍,自2006年北京市与赤城县共同实施“退稻还旱”项目以来,全县3.2万亩水稻田全部完成“稻改旱”,涉及6个乡镇49个行政村。2016年后,该项目更改为北京市支持赤城县发展农业节水补助资金项目。每年对农户直补资金650万元,用于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或杂粮杂豆、油料产品种植,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人工或机械除草替代化学除草剂,以市场价对农户收入差额进行补贴。

  当手指轻触永定河故道龟裂的泥土,仿佛听见悠远时光的历史回响,洞见大河之上舟楫往来的生命延续。

  站在白河源头,脚下是华北大地流动的最纤细的血管,当引燕山雪泉的白河之水百转千回跋涉到北京,终将流入每一个拧开水龙头的人的生命里……

                              “水”蜕变织就生态文明守护网

  “两河”从来不只是地理与历史的注脚,而是仍在续写的流动长卷——当生态补水注入干涸的河道,当草原种植的格桑花再度摇曳,“两河”正以水文和人文的双重词汇,叙写属于今天的精彩段落。

     图片说明: 桑干河       武殿森 摄 

  我市境内永定河流域面积17662平方公里。全市19个县区中,有12个分布在永定河沿线,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市的79%和78%。

  多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上游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何佩平介绍,永定河八号桥入库断面水质由2014年四类提升为三类。2021、2022年流域内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是100%、水质优良率为90%,2023年以来流域内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优良率是100%,为历史最好成绩,永定河水环境保护实现质的跨越。

  2019年以来,永定河生态补水超10亿立方米,季节性断流的永定河重现生机。2022年永定河全线865公里河道首次实现“百日流动”,永定河张家口段自2022年起连续3年保持全年全线流动,永定河水量恢复重塑“流动的河”。

  我市还对各类污染进行源头整治,破解永定河流域污染顽疾,水质跃升成为“清洁的河”。

  相关县区禁止110国道以南、官厅水库以北新增工业及地产项目,先后关停化工、钢铁、水泥、煤炭物流等一批重污染企业,全市16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为100%,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入河。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节高耗水农作物种植比例,推广喷灌、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农灌用水“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制度,实现了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目前,永定河流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7.2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完成主城区、涿鹿县和蔚县3家重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入河污染物当量进一步减少。流域内农村垃圾收集率和转移率均达100%。

  我市还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让永定河重现“绿色的河”。“十三五”以来,流域内累计退耕还林1.1万亩、退耕还湿1.84万亩,建设阳原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等7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湿地公园达4个,湿地总面积达到2.04万公顷。不断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河道治理170.46公里,建设堤防154.6公里,沿河村庄、农田等重要防洪保护目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官厅水库区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野生植物由106种增至358种,野生鸟类由169种增至192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40种。

  图片说明:赤城县样田乡双山寨村木耳露地栽培  赤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京津冀晋蒙五地河长协作机制建立,联合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实现了河道违建、垃圾“动态清零”,协同治理保障永定河成为“安全的河”。我市与永定河上游的大同市、乌兰察布市建立“三市八县”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八县”包括怀安县与天镇县、蔚县与广灵县、阳原县与阳高县、尚义县与兴和县。与下游的北京市延庆区、门头沟区建立“一市两区”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形成了跨省市、上下游协同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而在赤城县云州水库水质生物预警监测站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自2021年以来,赤城县入京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部分月份可达到一类标准。

  为降低总氮排放,赤城县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推进3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质,25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实施转运。推动白河、黑河干流两侧200米范围内3200亩土地开展有机种植,今年计划新增1.38万亩,力争2年内实现2.7万亩沿岸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达到全覆盖,从源头上削减农业污染输入,对11家冷水鱼养殖厂实施“减量达标”,降低总氮排放浓度。在工程降氮上,投资1.1亿元谋划实施样田乡上马山村、后城镇隔河寨等3处共600亩湿地建设等,逐步推进控源降氮。  

  在怀来县桑园镇夹河村,洋河与桑干河在此汇合。80岁以上的村民大都知道永定河改道的故事,村民们从低洼处搬迁到地势较高的村址。“官厅水库建好后水患才得以控制,村民在永定河边种植葡萄,这里是白玛奶葡萄的原产地,靠种植葡萄村民的收入增加。”夹河村村民告诉。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为13.51万亩,总产量达25万吨,规模和产量均位居河北省第一。重点打造了怀涿盆地高品质鲜食及酿酒葡萄、宣化牛奶葡萄、阳原精品鲜食葡萄3个产业示范带,就建在永定河流域。

  水中有祖先的目光,浪花是后代的足音。在白河源头,守护生态流量,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实现着河流生态价值转化。

  沽源县在白河流域深耕草原天路东线旅游,将其打造成为生态慢游休闲区。草原天路东线如同一根线,将当地的白河源、滦河神韵、草原湖等景区连接在一起,滨水之旅成为坝上旅游的新亮点。永定河综合治理、白河保护与修复、为发展“两河”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撑,滨水旅游展现出显著的生态、文化和经济潜力。

  王向忠介绍,桑干河阳原段北岸巡河路作为贯穿阳原县的第三条交通干线,紧邻生态景观带,连接起沿线的化稍营、三马坊和揣骨疃等乡镇,将温泉、古村落等旅游资源串联成珠,成为拉动县域旅游产业的“黄金廊道”。

  图片说明: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武殿森 摄

  走进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内的牧场风情、塞上江南、镜湖翠影、五彩瑶湾和湿地博物馆等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建设了河北省重要的复合型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库塘湿地、水产养殖场和稻田5种湿地类型,成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开展湿地科普教育、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永定河流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范例。

  绿色水电赋能生态白河。赤城建设白河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服务于京津唐电网,安装4台300兆瓦可逆水轮发电机组,拟于2027至2028年完成核准。当地还发展“水经济”,打造温泉、民宿、餐饮和赛事等特色旅游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局面。

  在抗争自然中彰显坚韧,在守护家园中体现奉献,永定河与白河所承载的治水实践与生态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的一段壮阔支流。

  启程时我们寻找河流;归来后河流重塑我们。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