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道尽春雨对土地的滋养
万物在温润中奔向盛夏
让我们跟随谷雨节气
走进“春天”的文物故事
谷雨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此时降水激增
冬小麦拔节抽穗
稻田开启浸种育秧
农谚“谷雨种大田”道尽春耕高潮
这幅明代的牧牛图轴
柳枝蘸着新绿
牛铃摇碎露水
青草坡上一人闲坐
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春意
耕牛与农人走过的地方
在犁地的深浅脚印中酝酿着一年的希望
这幅东风里辽墓西壁左侧农耕图
由人物、牛及农具组成
当远山含黛,新燕啄泥
农夫扶犁破开冻土
在看似闲逸的田园图景里
藏着古人“谷雨前播种”的生存智慧
这件粉彩百鹿纹尊端庄敦厚
因器形似牛头
故亦称牛头尊
腹部的百鹿活跃于山林之中
或昂首呦鸣
或俯饮涧水
神态各异、形象生动
这件清代的五彩花卉纹花觚
外壁用五彩花卉纹多层装饰
花枝伸展,鲜艳欲滴
体现出五彩斑斓的春色
“谷雨三朝看牡丹”
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就是谷雨前后
牡丹花
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
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
牡丹花元素在我国古人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繁
五彩瓷器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
于嘉靖、万历时期盛极一时
这件青花五彩瓷器色彩缤纷、纹饰生动
罐身鲜艳的色彩对比尽显牡丹花的雍容华贵
是明清时期瓷器烧制的精品之作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这件白地填黑缠枝牡丹纹八角枕
是金代河津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造型上亦不拘一格
剔地部分填以黑彩
尽显牡丹雍容华贵之美
体现出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活美学
当谷雨浸润最后一寸春泥
花觚中的牡丹正在釉色里舒展
百鹿尊上的山岚仍裹着草木清香
千年器物上
烙印着谷雨中的智慧
成为千年农时与春色相融的见证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