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先进设备节省六成以上人工
■建设科研工作站每亩增收1500元
仲春时节,位于坝上的尚义县依然阴冷萧瑟,可走进尚义县经济开发区的张家口沃佳种业有限公司脱毒马铃薯快繁中心,却是暖意融融,映入眼帘的是马铃薯瓶苗绿油油的喜人景象。
“现在看到的这套智能化全自动组培系统设备,是我们公司2024年引进的国内先进的自动灌装系统,这样一台设备直接节省67%的人工,效率反而比过去提高了4.8倍。”在经理袁登飞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一台自动化的营养液灌装设备正在快速运转,旁边的两名工人正在有序地码放灌装好的营养瓶,一盘一盘地垒到运输推车上,准备运往切繁间进行切繁操作。
占地虽然只有4200平方米,但在这个脱毒马铃薯快繁中心,灭菌室、灌装室、切繁间、组培间一应俱全。穿戴规范,经过严格消毒后的30名工人穿梭其中,忙碌地进行育苗操作,确保每一株从快繁中心“走”出去的马铃薯种苗无毒无病、品质卓越。除了智能化全自动组培系统设备,沃佳种业还在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持续发力。在组培车间,通过切繁处理后的种苗被装在营养瓶中,两名组培技术人员正在查看马铃薯的生长,判断马铃薯瓶苗是否存在细菌污染,通过观察生长的叶片来确定瓶苗的补光时间,利用精准的温控与光照调控系统,模拟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自然环境,在23天左右就可以使根茎生长5-6厘米,有效降低了种苗的感染率,提升了种苗的成活率,使繁育的种苗质量和产能得到双提升,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苗,不仅芽苗健壮,而且抗病虫害能力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按照就近原则,公司在尚义县八道沟和红土梁两个乡镇建立了占地470亩的3个微型薯种植基地,并建设设施农业春秋棚300亩,原种生产基地550亩,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合作,成立了科研工作站,建立了研究生试验站,全方位进行了新品种研发,试验田种植品种700个,选定品种2个,进入品种试验示范阶段,并成功申请了自繁种子品种审定。
种苗“走”出组培间后,在种植技术上,供水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耐特菲姆滴灌,灌溉滴水均匀,且使用寿命长,在提高种子质量的前提下,获得了较高产量。原种基地种植采用国内先进的高垅栽培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靠雨吃饭”的种植模式,使用滴灌带二次铺设,使得马铃薯收获时间提前,保证了产量和上市时间。且对微型薯培养传统的P V C穴盘繁育转变到苗床起高育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离地生产,提高了微型薯质量。
沃佳种业的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更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3个基地每年可为周边农民工提供360多万元的劳动报酬,为3万亩原种田提供优质原种,每亩可节约种子成本300元,提高产量1000斤,增加收入15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突出。
同时,沃佳种业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为农户讲解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助力了乡村振兴,实现了农业的科技化。
“今年我们还要建多功能暖棚、化验检验室等,增加科研经费,申请产品专利,保证长出的每一颗马铃薯都能贴上我们自己的标签”,袁登飞兴奋地说道。(记者 武殿森 通讯员 史惠英)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