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大数据里“读”河北丨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

2025-11-05 17:11: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

  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

  ——大数据里“读”河北(九)

  10月30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冷轧车间,职工正在检查宽幅汽车外板表面质量。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好消息传来,今年1至9月,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为3.36%,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

  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科研成果的竞相涌现。

  海运集装箱板,有了“河钢造”。前不久,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生产的集装箱板用薄规格耐候钢下线,被运往国内一家集装箱制造龙头企业。

  炼这种钢可不容易。

  “集装箱板长期在高盐雾、高湿度的海洋环境使用,对钢材耐腐蚀、抗变形性能提出高要求。”10月31日,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贾丽慧说,他们研制的耐候钢最薄厚度达1.6毫米、最高强度达700兆帕,在国内集装箱市场很有竞争力。

  随着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发展,集装箱用钢规模进一步扩大。2020年起,抓住这一市场需求,贾丽慧带着技术团队攻关集装箱板用耐候钢。

  耐候钢属于低合金钢板,需要在炼钢时添加铜、镍、铬等合金元素,提升耐腐蚀性。基于产品特性,耐候钢冶炼过程中容易发生“铜脆”缺陷,导致产品表面质量不合格。

  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调整合金元素配比,在加热温度、驻炉时间、除鳞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集装箱板用耐候钢终于研制成功。

  如今,集装箱板用耐候钢已成为唐钢公司优势产品。近两年来,产品产量超40万吨。

  高强高耐蚀汽车板、高端家电装饰板、高碳铬轴承钢……这些年来,加快推动钢铁从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河钢形成一系列拳头产品和自主创新专利技术。

  今年1至9月,河钢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10亿元,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108个。其中,16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3个产品替代进口。

  成绩的背后,是推动国企科技创新实打实的措施。

  2022年6月,省国资委开展推进国企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国企研发投入的刚性增长机制,推动国企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国企敢闯敢试的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河北交投集团面向重大工程建设需求,陆续开发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永久路面、车路云网一体化智慧高速公路等技术;开滦集团以煤炭为原料,大力培育高端聚甲醛、新能源材料等多条产业链……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推动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数据显示,国企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共实施609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主导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省级106项,147项核心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出击。

  10月31日,在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测试道路上,一台洗扫车灵活地前进、拐弯、躲避障碍物,车上竟然没有驾驶员。

  “这是我们和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的无人驾驶四季多功能洗扫车,初步实现路径循迹、障碍识别、无人清扫作业等功能,即将进行公开道路测试。”该公司总工程师杨阳说。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石煤机公司积极培育建设高能级平台,建成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河北省煤矿机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8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该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已超6000万元,完成新产品设计40项、样机试制27项、产品升级改进8项,新申请专利18项。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坚持高强度投入、多维度推进,着力打造一批高能级、高水平、标志性研发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79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5家,创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

  依托平台,围绕现代钢铁、绿色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河北国企纷纷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创新动能持续迸发。(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