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十四五”·大图景 小目标丨村医的“装备”

2025-11-03 16:20: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10月28日,易县南城司乡南台村村医张雪峰(左)到村民家提供上门服务。河北日报记者赵泽众摄

  10月28日14时,易县南城司乡南台村村医张雪峰带着便携心电图机出发,去村里给老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南台村村民万玉玲今年83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小龙,你快来给看看,我昨晚睡觉喘不上来气。”看到张雪峰,万玉玲赶紧招呼说。

  上点年纪的村民习惯叫张雪峰的乳名“小龙”。

  “大娘,电极片有点凉啊。”打开心电图机,张雪峰一边给老人身上贴上电极片,一边提醒老人。

  便携心电图机连着张雪峰的手机热点,测量数据会通过网络上传到易县医院远程心电中心。医院专家为万玉玲出具诊断报告后,张雪峰手机就会同步显示。

  南台村距离易县人民医院将近60公里,驾车最快也需要1小时。有了这台便携心电图机,老人不用出村,做完检查后几分钟就能拿到医院的诊断报告。

  今年是张雪峰在太行山区行医的第24个年头。张雪峰19岁从石家庄卫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扎根大山,守护乡亲。

  2020年,张雪峰的诊室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那时候,我最盼着的是村民们看小病不用出村,在村卫生室买药实现医保报销,我个人能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张雪峰说。

  易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是山区大县,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服务能力较低。

  “以前,我们村医可以说是单打独斗。”张雪峰说,那时,药品不全、设备简陋、培训机会少,遇到疑难问题,只能建议病人往县里、市里转诊。

  2022年1月,易县整合5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7家乡镇卫生院和469个村卫生室,组建县医疗卫生集团,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一体化村卫生室设置为乡镇卫生院派驻机构,由乡镇卫生院直属管理。

  张雪峰由此成为医共体的一员,他的“装备”越来越多。村卫生室配备了医保实时报销系统、便携心电图机等。村卫生室的硬件也换装升级——装了空调,设置了观察室、理疗室和药房。

  不仅如此,易县医疗卫生集团给全县27个乡镇卫生院配置DR、彩超、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并建立县级远程会诊中心,远程会诊系统覆盖全县各乡镇卫生院。

  现在,张雪峰给村民看病,需要做检查的,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完成。检查结果通过远程系统传到县医院,很快就能拿到专家的诊断报告。

  “医共体建设让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成了‘一家人’,卫生院新添的设备是村医看病的后援保障。”南城司乡卫生院院长张龙说,“这样一来,村民小病不用出村,大病也能得到及时转诊。”

  南台村65岁以上的老人有102名,80岁以上老人11名。村民们的健康情况,张雪峰了如指掌:高血压患者49名、糖尿病患者18名……

  10月29日16时30分,南城司乡卫生院会议室,每周一期的村医培训开始,本期的培训主题是高血压的分级及对应诊疗。21名村医围坐在一起,边分享边交流。

  培训机会增多,是张雪峰感受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2022年,张雪峰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参加培训,那次培训让他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培训之前,先考核我们业务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给我们安排培训。”张雪峰说,那时,他还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轮转三个月、基层实践一个月。

  2025年6月,心衰的诊断与治疗;8月,脑卒中的救治;9月,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提升培训会……张雪峰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学习笔记。

  2024年以来,我省依托省内9所医学院校成立乡村医生培训联盟,累计开办乡村医生培训班111期,现场面授乡村医生21304名,实现了全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雄安新区的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全覆盖。

  10月28日,是南城司乡大集的日子。当天,易县医院定期派驻的第二批医生、该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张蓉蓉在南城司乡卫生院坐诊。

  每逢大集,易县医院都会选派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坐诊。2022年以来,易县县级医疗机构专家到基层服务累计下沉3650人次。

  “乡亲们有个小病小痛,再也不用往山外跑了。”张雪峰说,药品齐全了,设备更新了,村医的培训多了,他的收入也稳定了。

  村医收入的稳定增长,是筑牢农村医疗卫生网底的重要支撑。

  易县医疗卫生集团成立后,对绩效分配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医生的收入与其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直接挂钩。

  2024年5月,张雪峰开始在南城司乡卫生院出诊。“附近这几个村的老百姓都信任他,这几年他的治疗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张龙说,乡卫生院想着让他发挥更大作用,便把他聘到卫生院工作。

  每天上午,张雪峰在卫生院坐诊,下午走街串巷为各村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收入的增加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能更安心地为乡亲们服务。”张雪峰说,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诊疗费等收入。

  对未来的五年,张雪峰十分期待。

  “我女儿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她想回村。”张雪峰说,他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村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越来越强。(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