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在华北生态湿地衡水湖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湿地内鸟类及其他生物的物种统计、生存环境保护工作进入精准化、系统化监测阶段。

10月25日,衡水湖梅花岛鸟瞰。 (受访单位供图)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负责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武大勇表示,监测站将针对衡水湖及周边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深入开展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服务衡水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河北衡水湖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于2024年12月获批设立,位于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衡水学院牵头,与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河北省衡水环境监测中心联合申报并建设。
“通过全要素、持续性监测,我们能精准掌握衡水湖的水文、气象、生物多样性等资源现状,及时预警生态风险,为保护修复决策提供关键证据。这对保障区域气候调节、水源安全有重要作用,也将为湿地生态研究、候鸟迁徙保护等提供数据支撑。”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张余广说。

大雁在衡水湖面上游弋。 (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拥有华北平原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163.65平方公里,是336种鸟类的栖息天堂。同时,这里还拥有植物594种、鱼类45种,生物多样性丰富,素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华北之肾”等美誉。(记者任丽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