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场景创新 赋能产业⑪丨智慧领航空中速递

2025-10-15 15:47:17  来源:冀云

  清晨8点15分,石家庄市栾城区的早高峰车流渐密。栾城人民医院的一片空旷场地上,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装载着维系生命的血液,精准地飞向12公里外的西营乡卫生院。地面22分钟的车程,这条空中生命通道仅用12分钟就已送达。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低空经济应用日常化、精细化服务社会民生的一个切片。

  “对于危重病人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副院长翟阳介绍,“低空+医疗”模式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地面交通的时空限制。血液、急救药品、移植器官、医疗样本等特殊物资,通过无人机运输,不仅大幅缩短了时间,更实现了全程恒温、无颠簸的精准配送,有效规避了传统运输方式可能存在的风险,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在广袤的农村与偏远地区,这一模式的价值更加凸显。无人机成为连接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诊所的“空中桥梁”,快速投送紧急药品、疫苗,助力“分级诊疗”落地。未来,利用无人机搭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在人口分散的乡镇构建移动急救站,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案例,就能第一时间响应,快速抵达患者身边,将极大提升抢救成功率。

  技术人员远程调度无人机进行医疗物资配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摄

  这一趟趟高效空中速递的起点与智慧核心,正位于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这里不仅是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更是国家级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拥有3000多平方公里固定空域、1200米长跑道和11万平方米超大停机坪的优越基础条件,以及涵盖研发、制造、试飞全链条的专业化主机厂,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起飞”平台。

  “去年10月,在省科技厅与衡水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应用场景发布活动上,我们发布了‘低空制造强链补链’区域特色场景。”河北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龙介绍,依托空域开放、基础设施和产业龙头带动等多重优势,园区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工业级低空飞行器生产制造基地。

  在园区空中交通指挥大厅飞行服务保障平台,技术人员通过线上系统进行指挥调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摄

  场景创新如同高效的招商“英雄帖”。园区系统性开放并构建了“低空+应急、巡检、医疗、物流”等多元应用场景,以栾城通用机场为核心,串联省内22个通用机场,布局48条无人机航线,累计飞行约50000公里,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应用。同时,开放300亩试飞营地,为入驻企业提供试验试飞、产品交付等全方位服务支持,并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无人机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政策的精准滴灌与平台的务实支撑结出了丰硕果实,目前,园区内低空制造和飞行应用领域企业数量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增至67家,其中从北京新引进入驻的企业7家,初步形成了上游零件制造、中游整机制造、下游低空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

  是什么吸引企业不约而同选择这里?从北京来落户的中航恒拓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销售主管王园园给出了答案:“这里真正让新技术实现了零门槛‘起飞’。”在她看来,园区提供的共享工厂模式让初创企业无需重资产投入即可“拎包入住”,共享高端设备和专业人力,极大降低了创业门槛。“更重要的是,园区提供了功能完善的模拟测试平台和真实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的新产品可以先进行计算机仿真测试,优化后再进行真机试飞,这节省了巨额的研发成本。而开放的应用场景,则让我们的研发方向能直接瞄准市场需求,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我们并非简单的招商引资,更像是在与企业‘共同答题’。”赵龙这样解释场景创新的内核,“用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去解答城市发展、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谁能交出优秀的解决方案,谁就能在这里获得订单、投资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从纸上蓝图化为空中通途,从应用场景延伸出产业链条,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等有关部门的持续支持下,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场景创新为牵引,探索出一条低空经济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城市地面交通网络日益繁忙,科技正为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开辟出一条充满智慧与效率的全新运输通道,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

  文  字:李代姣

  编  导:李代姣

  出  镜:李代姣

  摄  像:白亚军

  后  期:白亚军

编辑:荣洁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