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冀时评丨杂技还乡 产业新生 吴桥“杂技+”的融合之道

2025-09-28 17:05:20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冀时评论员:修远

  9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华彩启幕,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顶尖杂技节目齐聚“东方杂技之乡”。但吴桥向世界呈现的,远不止于高难度技艺,更是一场以“杂技+”为战略引擎的产业深层次变革。从江湖卖艺到产业突围,吴桥走出一条以“杂技+”为核心的融合之路,推动传统技艺向教育、文旅、制造三大领域深度拓展,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杂技+教育”:从秘技传承到文化出海。吴桥打破“师徒秘传”的传统模式,构建起涵盖基础教育、职业培养与国际传播的现代杂技教育体系。全县23所中小学将杂技纳入素质课程,每年培养千名青少年爱好者。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国际化视野——累计为34个国家培养700余名外籍学员。这些学员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成为跨文化理解的使者。杂技,以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实现从技艺输出到文明对话的跃升,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彰显着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

  “杂技+文旅”:从单一景点到产业生态。吴桥系统化重构文旅格局:截至今年8月底,核心区杂技大世界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新增的杂技博物馆以800件文物与数字影像还原千年杂技史;东方杂技城打造“白天研学+夜晚演艺”全时段消费场景;部分开放的幻乐城则将借助VR高空绸吊、AR魔术互动等技术,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剧情参与者”。这一组合使游客从“看热闹”转向“深体验”,带动周边村街近万人从事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文旅融合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更让杂技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带走”。

  “杂技+制造”:从道具生产到创新引擎。吴桥的产业雄心不止于舞台,当地持续推动杂技魔术道具制作产业发展,杂技道具研发、生产企业有10余家,生产杂技魔术道具上百种,销售范围覆盖国内75%以上杂技团体,占据全国90%市场份额,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跨界延伸,从表演服务延伸至智能制造,道具智能化升级更打开科技文旅、人机交互等新空间。杂技+制造,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互相支撑,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兴赛道。

  千年技艺破茧成蝶,“杂技+”实现了文化价值与产业效益的双向赋能。这种创新实践,不仅让杂技焕发新生,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当更多“吴桥”找到属于自己的融合发展之路,文化强国建设就获得坚实支撑。

编辑:荣洁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