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见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沧州“十四五”发展跑出“加速度”
(记者尹君伊)9月19日,我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四五”期间亮眼成绩单,“以数为笔”勾勒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不凡历程。
“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有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全市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22.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速5.6%。
重大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市坚定不移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累计签约京津项目329个,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4个,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落地;全方位服务对接雄安新区,雄安自贸区沧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区港通”模式实现实体运行。坚定不移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黄骅港由地区性重要港口上升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截至2024年底已有生产性泊位46个,打通京津冀至美国西海岸的最快海运通道,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到20条,内陆港总数达到16个,“十四五”期间年货物吞吐量均突破3亿吨,连续六年保持“北煤南运”港口吞吐量第一,成为全国首个煤炭码头零碳试点项目。坚定不移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搭建四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沧州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获批,2024年盐碱地全产业链产值达136亿元,成为全国闻名的旱碱麦产业集聚区。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十四五”以来,全市多元化创新平台载体加速搭建,省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省膜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建成,截至2024年底,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1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73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99家、“小巨人”企业50家。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市有2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全省第一;泊头绿色铸造、河间再制造2个集群成功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居全省第三;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健康发展,2024年营收分别为2505.7亿元和1950.2亿元。现代物流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港口型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功加入晋冀鲁豫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2024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双双跻身全国50强。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逐步筑牢,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高铁、津潍高铁开工建设,曲港高速公路肃宁互通至京台高速段、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沧州界至国道205段建成。新型基础设施持续建强,新建基站10000余座,5G网络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1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的63.5%,大幅超越火电装机规模。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主城区打通102条断头路;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对外开放,南川老街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乡村振兴推进有力,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7个,省级和美乡村1116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村134个。
民生福祉水平持续增进。“十四五”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57天,较2020年增加6天;全市18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近岸海域5个国控点位水质均为优良;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沧州成为全省首个“双世界遗产”之城。稳就业促增收体系逐步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攻坚行动多点突破成果丰硕,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3万人。教育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十四五”期间投入教育经费804亿元,完成95所中小学校义务教育扩容提质,职业教育园区一期三所学校招生运营。健康沧州行动扎实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能力全面提升,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4.34%。
改革开放活力加速释放。“十四五”期间,全市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沧州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我市被列为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国家级试点,建成全省首个企业开办“云帮办”服务平台,九类高频准营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对外开放平台持续发力,连续举办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企业达258家,沧州黄骅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通。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