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当“北京创意”遇上“唐山共享智造”

2025-09-17 17:50:57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当“北京创意”遇上“唐山共享智造”

  ——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智造对接会侧记

  记者 唐建勋

  九月的北京,秋色风景如画。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共享智造产业对接会如期举办。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经验交流,而是京冀围绕机器人产业,共筑科学协同分工体系、释放比较优势的一次重要契机。此次相聚,就是要找准和发挥好北京创新研发、河北共享智造的各自优势,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携手推动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图为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智造对接会上,与会嘉宾互动交流。 记者 张北男 摄

  机器人产业作为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切入点。当“北京创意”遇上“唐山共享智造”,会产生怎样的情景?“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创意举措,能够更好地让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深更广更好的成绩迈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郁俊莉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推动“北京创意、河北制造”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建立。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在进入数字化、人工智能大力发展时期,北京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全国制高点。”郁俊莉认为,北京科研院所、实验室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雄厚的技术支撑,也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智慧大脑”。

  “北京有研发优势,有人才优势,有资本优势,但缺乏应用场景和产业化空间;河北有应用需求,有产业基础,有空间载体,但缺乏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与会专家更是一语道破两地合作的战略价值。

  高新区是我市唯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特别是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六链五群”中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图为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智造对接会上,与会嘉宾互动交流。 记者 张北男 摄

  “期望能够全面展示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制造以及采购等服务能力,让更多的北京机器人企业了解我们共享工厂的服务模式。也通过此次对接活动更精准地了解北京机器人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更适合的服务,促进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总经理赵辉说出了合作愿望。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王东昭也正在为团队的智能小型农机寻找合作伙伴。在业界名声赫赫的唐山百川机器人无疑成为王东昭首选,其实验室与唐山百川集团达成小型智能农机装备生产计划。“北京的研发优势在于算法和核心技术,但批量生产需要成熟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王东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唐山百川的合作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百川的工程师直接参与设计,产品落地周期缩短了一半,这就是‘北京研发+唐山制造’的效率。”

  在会上,来自北京和河北的企业代表围绕机器人共享智造平台建设、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制造能力需求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对接。“北京创意、唐山转化”成为案例分享中的高频词汇,生动展现了京冀两地在机器人产业生态上的合作共赢。

  “期待借本次对接会,与京冀两地的科研机构、同行企业深入交流,在技术研发、产能共享、市场协同等方面探寻合作契机,期待以对接会为桥梁,融入区域产业生态,为京津冀共享智造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安也期望在此次对接会上寻得商机。

  夕阳西下。会场内的交流热度依然不减。三五成群的企业代表还在深入交谈;刚刚结识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勾勒合作框架;一次深入交流后,合作意向呼之欲出……

  来自北京市、河北省及我市的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会,达成合作意向11项。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活动为京冀两地机器人产业界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位参会的企业代表感慨道:“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京津冀协同战略的一个生动注脚。”

  唐山产业之好,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底气;唐山产业之新,助力“唐山制造”走向“唐山智造”;唐山产业之美,正通过机器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城联动,书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共同迈向智能制造的新未来。

编辑:荣洁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