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白洋淀里究竟藏着多少惊喜?眼下,白洋淀水生态监测团队的乔雅君和她的小伙伴们又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新一轮监测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为白洋淀“摸家底”。
去年,乔雅君和小伙伴们采集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五月四节蜉。虽然它的身长只有0.5厘米,来头却不小。乔雅君说:“它是一个清洁指示种,是中国新记录种。”
白洋淀水域辽阔,这么小的全新物种是如何发现的呢?原来,从2023年起,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乔雅君和小伙伴们都会在白洋淀内采集浮游动植物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那次团队在30个点位采样时,鸪丁淀的“宝藏”浮出水面。
乔雅君说:“因为我们采集的对象是生物,回来之后就要立刻进行挑选,基本上是上午采的下午挑,下午采的晚上挑。”“在前期处理的过程中发现特别微小的虫子,肉眼看其实分辨不出来,然后在显微镜下看,对它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精确比对,能够确定它就是五月四节蜉这个物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综合业务室干部吴彤补充说。
采集、过筛、冲洗、挑选……一套流程下来,他们经常眼花,不过也因此练就了一款独门绝技——用镊子迅速抓住活体微生物。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白洋淀的惊喜接踵而至。
乔雅君说:“今年4月份,我们观测到了极危物种低斑蜻,还采集到了中华细鲫和瓦氏雅罗鱼。这些都是比较珍贵的物种。”
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日益向好,乔雅君坚信,这片水域还藏着更多惊喜。这支团队也正用专业与汗水,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