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事关看病就医!下月起,河北这些项目不收诊查费

2025-07-08 09:22: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我省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查费

  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近日,省医保局印发通知,对我省现行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整合,新增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停用5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建及改造病房相关收费标准同时废止。

  综合诊查类可分为诊查费、床位费、会诊费、出诊费等项目。此次通知明确新增“门诊诊查费(普通门诊)、住院诊查费(普通)”等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立19项加收项,1项扩展项。其中,诊查费根据门诊、急诊、住院、互联网等不同场景分别立项,明确护理门诊、便民门诊等价格项目。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查费。

  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整合,还明确了新的“知名专家”认定条件,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省政府特殊津贴、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名中医、省名中医”等,不以“医学会专科分会主委、医师协会专科医师分会主委、省级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社团职务、荣誉称号作为知名专家的认定依据。

  通知自8月1日起执行。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

  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建立以服务产出为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的通知》(医保价采函〔2024〕230号)要求,对我省现行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整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一)新增“门诊诊查费(普通门诊)”等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附件1)。

  1.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查费。

  2.床位费计入不计出,即入院当天按一天计算收费,出院当天不计算收费。

  3.外地出诊专家门诊诊查费按照专家本人本院的职称、等级参照我省价格执行。

  4.一般诊疗费计价单位“次”应理解为“人次·疗程”。因同一种疾病连续就诊及连续肌肉注射和/或静脉输液的患者,每3天为1个疗程,一疗程按一人次一般诊疗费计算;单人单次就诊、一天内在同一医疗机构重复就诊及疗程内(每疗程按3天算)的患者,按一人次一般诊疗费计算。

  5.对“会诊费(远程会诊)、床位费(单人间)、床位费(特殊防护)、安宁疗护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自主定价,由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实际自主制定价格,并向同级医保部门报备。

  6.知名专家条件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省政府特殊津贴、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名中医、省名中医”等,不以“医学会专科分会主委、医师协会专科医师分会主委、省级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社团职务、荣誉称号作为知名专家的认定依据。新申报知名专家按此标准评定,《关于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冀医保字〔2022〕37号)相应评定标准同时废止,对之前已审核通过的现有知名专家,本着政策延续的原则,不重新进行评定。

  (二)停用“普通门诊诊察费”等5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附件2)。新建及改造病房相关收费标准同时废止。

  二、医保支付政策

  各统筹区现行床位费医保支付限价高于本通知限价的,可按各统筹区现行政策继续执行。

  三、有关要求

  (一)各市医疗保障局要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部门协调,及时维护信息系统目录,指导各医疗机构落地实施。

  (二)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新增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和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制度,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并做好宣传解读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本通知自2025年8月1日起执行。各医疗机构应于2025年7月31日24时前完成费用上传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省医疗保障局反馈。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