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丨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5-10-23 11:05:12  来源:新华社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4年11月14日,在青海天峻县民族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上体育课。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加大对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县中的投入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优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强教必先强师。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涵养,引导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压减65%以上。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

  立德树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努力让学校成为艺术的园地;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

  2025年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对“荆楚”人形机器人进行搬运测试。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

  今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拍摄这张珍贵合影的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是由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光学成像团队研制。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接连涌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9月9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砌筑集训基地,老师指导学生实践。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技能人才同样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策划:陈芳

  记者:王鹏

  统筹:谢良、杨维汉、郭宝江、吴彬尔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