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制 > 法制

整治涉电商犯罪需形成合力

2025-08-13 09:41:00  来源:经济日报

  网上买化肥,到手却是假货;平台有“内鬼”,致使个人信息泄露……日前,一组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商领域相关犯罪1万余人。这一阶段性成效,传递出依法惩治电商领域违法犯罪的信号。针对电商产业链出现的种种不法乱象,既要以司法之力净化网络营商环境,还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强监管力度。

  相较于传统售假犯罪,利用电商渠道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侵权成本更低、售假渠道更隐蔽,营销模式也花样翻新。由此形成的黑灰产业链,治理难度更大。纵观电商网络购物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个人信息泄露、电商直播诈骗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其中,直播诈骗是新现象。在直播中,公众对商品的真伪更难鉴别。有的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直播话术,将廉价商品进行包装,以“高价回收”等为名实施诈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在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中,不法分子虚构身份,伪造授权证书、检测证书,谎称其直播间所售“三无”产品系南非珠宝,并以“高价回收”“保值增值”为诱饵,作出回购承诺。待平台钱款到账后,人、店一起“消失”,事后转而注册新店,直播账号“换壳”重生,继续实施诈骗。

  治理电商领域违法犯罪需多方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诈骗等行为,坚决惩治电商黑灰产违法犯罪,助力网络空间治理;另一方面,应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让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部门“互通有无”,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形成治理合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商家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坚决向网络不法行为说不。电商平台应完善预警处置机制,防范违法犯罪行为,自觉做净化网络消费环境的践行者、守护者。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