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文明城市

讲好中国故事——让草木染技艺“与时代同行”

2025-08-28 17:04:4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草木染发源于史前时期,是一项古老的手工艺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花果植物的根、茎、皮、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取汁液,于是,植物染料开始出现。今天,我们就走进万全区蓝染工艺工作室,体验一把草木染技艺。

  走进这里,墙上挂着的草木染蓝染系列作品悠远深邃,工作台上铺着的蓝色桌布上,不同深浅的蓝花自由绽放,变化自然,趣味无穷。作为青出于蓝非遗手作体验馆创始人胡鹏程,以古法建缸的方式,在万全卫城设立古法染缸,传承与推广草木染色工艺。

  据了解,利用天然植物制成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成为“草木染”。草木染分为三大类——蓝印花布、蜡染和扎染。这三者在制作工艺上大同小异,最主要区别就是纺染剂的不同。草木染这项技艺不仅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能,也是一门艺术实验课,它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草木染的使用规模之大,技术之成熟,足以证明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外,草木染还蕴含了中国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万全区境内,气温适宜,有着人工种植中草药和野生中草药。比如洋葱皮,各类植物,树木的树皮都可以作为草木染的原料。

  据记载,经过反复尝试摸索,祖先们掌握了运用植物汁液来染色的方法,传说轩辕黄帝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草木染色制衣。到了夏朝,据后世史料记载,当时的先民开始人工种植蓝草并使用蓝草进行染色。周朝时,中国古代的草木染技术已趋于成熟,随着草木染料数量和种类规模的扩大,甚至在周礼体制下设立了专职掌管纺织品染色的官员,名为“染人”,他们的职务范围是“染草”。而民间,诗经中大量“青青子衿”之类的诗句也体现了植物染料在当时的风靡。直到秦汉,草木中提取的植物染料已逐渐取代了远古时期作为主要染料使用的矿物染料,以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的草木染技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染色技术。《说文解字》中记载了在东汉时期总共有39种色彩的名称。自汉至盛唐,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草木染技术造就了一匹匹色彩绚丽的丝绸织物,它们通过繁华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沿岸和欧洲。宋朝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扩大了其销售范围,使中国古代的草木染产品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草木染技术也传播到了日本等国。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到清代,《雪宦绣谱》将传统绣线的颜色归为青、黄、红、黑、白、 绿、赭、紫、葱9类,又按深浅分成745色,足可见草木染的使用规模之大,技术之成熟草木染是中国传统的染色技术之一,它源于古代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工艺。草木染的基本内容包括从植物的采集、植物染液的提取、制液到染色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草木染的染色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媒染法、复染法、套染法和氧化还原法等几种,草木染制作成围巾、服饰、袜子等纺织品和日用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草木染作为一种传统的染色工艺,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技艺和智慧结晶,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编辑:苏颖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