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左家营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整洁的村道两旁,一幅幅墙体彩绘格外醒目;马场内,游客们正在体验骑马的乐趣;垂钓园里,三三两两的钓鱼爱好者静待鱼儿上钩。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的村庄,经过六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成功获评“全国文明乡村”。
顾家营镇左家营村位于宣化城区东10公里处,它的蜕变始于2019年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村“两委”班子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对村西闲置的鱼塘及荒滩草地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申报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争取到50万元启动资金,并成功引入社会资本700万元,开发建设了110亩的垂钓养殖项目。随着垂钓园投入运营,其知名度在钓鱼爱好者中逐渐提升。2022年,村里利用垂钓园旁的闲置院落,改造了三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餐饮蒙古包,形成“垂钓+餐饮”的产业链条,年增收达15万元。
在首战告捷后,左家营村乘势而上,深挖资源潜力。通过盘活地热资源,建成集温泉疗养、水上娱乐于一体的“左转汤泉”康养项目;2024年新增的戎狄马场,填补了周边地区马术休闲的空白。为提升管理效能,村里成立张家口神京屏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构建“统一经营、多元发展”的现代化运营模式。目前,村集体产业已形成“种养结合、文旅融合”的产业矩阵,涵盖特色养殖、手工加工、休闲垂钓、温泉度假、马术培训等五大板块,累计带动就业110人,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4万元。
在左家营村的主街道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过去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不见了踪影,所有街巷道路都完成了硬化铺油,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归路。更让村民高兴的是,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电采暖设备,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村里还建立了固定垃圾收集点和公益岗清洁机制,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
村中心的“爱心超市”成为文明新风的窗口。货架上,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明码标“分”。村党支部书记韩广军介绍,这套积分管理制度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纳入考评,村民凭积分可兑换商品。针对农村养老难题,村里创新“以房屋产权换居住权”将闲置宅基地改造成互助幸福院,既解决特殊群体住房问题,又通过空余房屋租赁增加集体收入。
在移风易俗方面,左家营村同样成效显著。为改变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村里专门建设了办事场所,免费提供场地、水电等服务,并配备电子礼炮等设备。通过制定统一的宴请标准,既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庄重感,又杜绝了铺张浪费。据统计,村里每年举办的各类红白事活动达30余场,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已深入人心。
从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到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再到培育文明乡风,左家营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个曾经的落后村庄,如今已成为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乡村典范,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记者 杨晓朴 通讯员 刘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