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张家口教育新闻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

2017-09-11 09:44:3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

  我市11名教师获评2017年“河北省模范教师”

  (排名不分先后)

  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田永江全市中职汽修教育带头人

  近年来,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汽车工程系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和吸引力,呈现出招生连年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势头。探析成绩成因,离不开系部主任田永江的忘我工作和倾力付出。

  1993年学校成立汽修专业,由于专业教师极其缺乏,刚参加工作两年的田永江响应学校的号召,毅然改行教汽修。他下定决心:“我不仅要学会这个专业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更要做这个行业的专家!”自此,他勤学理论,苦练技能,飞速成长,先后被评定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成为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汽修专业高级考评员、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了多篇论文。2012年,43岁的他又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在职研究生,并于2015年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从事汽修专业教学25年来,田永江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他的参与和带领下,学校汽修专业也从无实训设备、一个汽修班,发展到现在拥有20个实训室、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27个教学班的省重点专业。

  为提高育人质量,他努力推进教改,从“愉快教学法”到“案例教学法”,从“分层教学法”到“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愈加良好,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三年来,该校汽修专业学生在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中,有18人次获得个人和团体一、二、三等奖;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张家口沃尔沃、长城汽车等用人单位越来越受到好评。

[!--empirenews.page--]

  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田江敬畏自己的职业

  1997年走上三尺讲台的田江,始终尊重自己的选择,敬畏自己的职业,潜心提升素质,尽心培德启智,帮助众多学生放飞了理想。

  田江认为,教师是一个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追求无止境的职业,因而勤于思考、乐于钻研是做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他对自己的“加油充电”,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他曾不懈地从余映潮、李镇西、赵谦翔等当代教育名家的著述中去寻找那点滴的教育灵感;为了把课上得精彩一些,也曾无数次地为搜集资料、整理课件加班加点到深夜。在课堂教学中,他贯彻新课改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全面教育与熏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工作至今的20个春秋里,田江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2002年至2011年连续九年奋斗在初三教学一线,而且多次带年级平均成绩最低的班。常年坚守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繁忙自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从不喊苦、从不叫累。因为他深知,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自信、阳光地成长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为此,他深入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搜集典型的、鲜活的、有说服力的事例,开展励志教育,鼓励他们重拾自信,进而引领他们实现了持续进步。

  面对未来,田江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empirenews.page--]

  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席瑞芳真情满怀育蓓蕾

  2000年,席瑞芳选择踏入幼儿园这片童话般美妙的天地,开始编织一个美丽绚烂的梦---做一名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十七年来,她凭着一颗爱心、耐心和慧心,成为了教得好每一名孩子的优秀教师。

  爱是责任和奉献。在席瑞芳休产假时,接到幼儿园通知,将开设一个春季班,急需她回去带班,看看襁褓中的孩子,不假思索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在20多个天真可爱的面孔中,她看到了一个带有伤疤的小脸,那是这个小朋友唇腭裂手术后留下的疤痕。虽然孩子的情况影响到了他的发音,但在席瑞芳的教育下,班级里没有一个小朋友用异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相反大家都会很耐心地与他交流;每当有外来人员用奇怪的眼光去看他时,席瑞芳都习惯地牵着他的小手,用行动告诉他:“孩子,不怕,我们和你在一起!”当他第一次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唱歌时说:“我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是送给席老师的。”

  席瑞芳不仅用爱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也用专业知识丰富着孩子们的头脑。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她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改变了原有的“指引幼儿阅读”方式,推行“陪伴幼儿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构建起“年龄衔接,内容贯通,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教学体系。

  从教以来,席瑞芳以爱实践着当一名幼教老师的人生理想,用勤奋书写着立志幼教事业的诗篇,身后已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市级优秀教师、教学比赛全国二等奖、河北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

[!--empirenews.page--]

  宣化区东升路小学

  李辉做一名幸福的好老师

  李辉来自农村,他一直说是农村的沃土把执著追求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植入他的生命---他坚信,要自强不息,要奋力拼搏。

  1997年,19岁的他宣化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炮院小学任教。2001年前半年,股份制的宣化双语学校开始面向全区招聘教师,他毅然报名,在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之后由于工作需要,他又来到宣化区东升路小学。

  学校为他成立了新的科室---“教师发展中心”,专门负责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他根据学校的现状,制定了发展中心的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培养,全面带动,勤学善用,知行合一,从解决课堂问题入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工作思路,并一路践行。教师发展中心完善了教师学习制度。要求全体教师严格落实“四结合”学习法,即将业务书籍和其他书籍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读书与研讨相结合,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心新上架各类书籍近400册,面向全体教师开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孜孜不倦地引领教师不断学习,扎实学习,有效学习,切实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如今,每当独坐电脑前,默默钻研着教材,精心思考着一节节教学设计;每当捧起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一本本教材和文稿,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李辉说,他所熟悉的校园、课堂和孩子们,还有那深深热爱的教育工作已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empirenews.page--]

  万全区第二初级中学

  李梅花甘为教育孺子牛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鞠躬尽瘁无所求,甘为教育孺子牛。”从教28年来,李梅花一直努力践行着从业时的承诺,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人师表,争做楷模,赢得了每一届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师德之魂在于“爱”,教育之本在于“育”。作为班主任,李梅花每天都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细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每天一大早,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她就到了教室,陪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出操;晚上等住宿的学生入睡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影离校。对待学困生和贫困生,她更是把他们当作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成为掉队的孤雁。得益于她的言传身教,所带的多届班级均学风浓、班风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业成绩良好,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班主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李梅花勤于教研务实有为,倾心教学精益求精。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李梅花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反复改进自身教学方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探索总结出一套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如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等,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任教班级的平均成绩常年位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宜为桃李勤耕耘,春风荡后尽芬芳。她说:“今后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empirenews.page--]

  张北县第一中学

  杨义胜爱生乐教铸师魂

  对待工作严谨负责,对待学生心存大爱,从教以来,杨义胜站在三尺讲台,使用二寸粉笔,通过一方黑板,坚持不懈地书写了34年的“敬业”与“担当”。

  对杨义胜来讲,当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在教学工作中,他一贯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深入领会语文教学的真谛,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驾驭教学的能力,主持和参研各级课题多项,多次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课堂上,他“废除”一切束缚学生的“清规戒律”,排除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坚持群言堂,主张师生平等;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追求语文课上得有“味”,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

  从参加工作起至2006年,杨义胜一直担任班主任。他带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所有工作都从爱生出发,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真诚相待,对学生生活上给予关照,心理上给以疏导,精神上给以安慰,学习上给以帮助,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敬爱。同时,坚持民主,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年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多年来,他还坚持资助贫困学生,先后资助数十位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2006年8月杨义胜开始担任年级主任。他团结带领级部全体教师,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全力提升教学水平,着力实施养成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扎根教育沃土,杨义胜将用自己的无私与勤勉,育出满园芬芳。

[!--empirenews.page--]

  蔚县桃花镇中心学校

  李宝琴不忘初心,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因为在这个岗位上真正能衡量人生的价值。”这是李宝琴为师时的誓言。李宝琴是蔚县桃花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从教将近30年。

  李宝琴常说,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无愧于心。多年来,她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写了二十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

  课堂教学上,她崇拜王崧舟教师的大气磅礴、行云流水;敬仰支玉恒教师的润物无声、宝刀不老。于是买来他们的书籍阅读。精备课,活授课,脚踏实地,一步步从学校教室走向县城教室,从县级示范课一等奖到特等奖,再到市级一等奖。

  班级管理上,她钦佩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管理模式,开动脑筋寻找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李老师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同学们这样评价她。

  她会陪伴犯错误的学生慢慢改正;会牵手情绪化的学生耐心聊天;会拥抱留守儿童,给他们最温暖的爱……学生们常说“李老师是表情最丰富的老师,眼睛会说话的老师,笑得最美的老师”。

  而李宝琴也常常觉得,不是她陪伴学生,是学生陪伴她行走在追梦的路上,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被学生接纳、喜欢、祝福、惦记,是最朴素的幸福!

[!--empirenews.page--]

  怀来县沙城中学

  归立厂身教大于言传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身教大于言传。”这是归立厂的教育理念。他时常用勤能补拙的良训教育学生,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学生每天5:50到班早读,多年来,他坚持每天5:40前到班。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归立厂,只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自然的事情,而且对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说:“学生出早操时,我一定到位。我想告诉学生,老师能做到的他们也一定能做到。”就这样,归立厂从日常小事抓起,时刻让学生明白坚持做好小事就是不容易。

  在课堂教学中,他充分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多次被作为各级观摩课、公开课等。优质课评选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一、二等奖。他把每一个学生视如珍宝,把成绩垫底的学生,硬是送上一本分数线。

  他潜心钻研业务,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多次参加省、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他承担了市“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规划课题《化学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环境下师生关系的研究》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一等奖。2011年主持省规划办“十二·五”课题研究已结题并两次获市级一等奖。

  归立厂很喜欢一句话:山中的百合,路边的玫瑰,不为路人的欣赏,只为心中的芬芳。他说:“做教师就要守住自己的心境,守得住寂寞,守得住灵魂,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育。”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