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张家口教育新闻

冯紫莹:小小少年的跆拳道之路

2015-01-23 08:04:1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曹卫红 实习生 王棣

  1月2日,夺得去年全国青少年跆拳道比赛冠军的冯紫莹,在她所在的极限跆拳道馆举办的迎新年活动中又荣获了“2014年度极限武道最佳高手奖”,这也是该年龄组里的最高荣誉。

  穿着干净的跆拳道服,腰前绣着名字的黑带十分显眼,冯紫莹和记者聊起自己练习跆拳道的经历,略带些许紧张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提起获得的成绩,小紫莹的言语之间流露出小学生的童真和稚嫩,却又多了几分同龄学生没有的沉稳。

1_副本.jpg

举着获奖证书,小紫莹很腼腆。

[!--empirenews.page--]无心插柳柳成荫[/!--empirenews.page--]

  兴趣所在 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读于工人村小学四年级的冯紫莹自六岁半起便开始练习跆拳道,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小紫莹的妈妈说,最开始就是想让孩子减减肥,强身健体,与一般不爱对抗运动的女孩子不同,没想到第一次来到道馆接触了跆拳道之后,小紫莹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当时年纪还小,课余时间充裕,小紫莹只要有时间就待在道馆里练习,并没有觉得苦闷,完全是兴趣所在。当记者问到为什么选择在别人看起来十分辛苦的跆拳道时,小紫莹说:“我喜欢跆拳道,因为它能锻炼身体,我可以保护家人和朋友。”充满童真的回答正是她这么多年坚持训练的原因所在。艰辛的付出总会有收获,2014年8月初,冯紫莹参加黑带考试,并成功取得黑带一段资格。据冯紫莹的教练魏巍介绍,一个刚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能取得黑带一段,实属不易,而且冯紫莹的天赋和道馆里其他孩子比起来只能算是普通,足见小紫莹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empirenews.page--]全国比赛夺桂冠[/!--empirenews.page--]

  刻苦磨练 全国比赛夺桂冠

  没有优于他人的天赋,小紫莹并没有因此停下练习跆拳道的脚步,在其他孩子享受休闲时光时,她在道馆里一遍遍的练习招式,领悟教练传授的动作要领。2013年参加河北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与同组高年级的选手相比,年龄尚小的冯紫莹在身体素质上并不占优势,首次比赛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教练帮助难过的小紫莹分析了原因后,意外地发现她比以前更加努力。以苦为乐,坚持不懈,辛勤的付出终于有所回报。2014年8月15日,冯紫莹与道馆的选手一起,代表我市参加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总会、呼和浩特市体育局举办的“2014年呼和浩特全国青少年跆拳道比赛”,经过多番激烈角逐,冯紫莹成功夺得儿童女子组高级个人品势冠军、儿童女子组40-44KG级竞技亚军。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冯紫莹成为我市参赛队员中夺得双项全国荣誉年龄最小的选手。连随队人员都对小紫莹的印象非常深刻:“比赛那天赛程很紧,冯紫莹从早到晚连饭都没顾上吃,一直坚持比赛,不仅如此,她还会照顾其他队员,特别懂事。”

[!--empirenews.page--]运动学习两不误[/!--empirenews.page--]

  平衡身心 运动学习两不误

  坚持跆拳道训练的同时,冯紫莹丝毫没有放松学习。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小紫莹的姥姥告诉记者,“她的各项成绩都是优,在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而且还是班长,老师和同学对她都很信任。”一直陪着小紫莹训练和学习的妈妈更是感慨良多,“看到她没有耽误学习,坚持训练,比赛得奖,我比她还要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经过平时的训练和比赛,培养了孩子团结向上、奋发图强的品格,也激发了她团队协作的精神,锻炼了组织能力,她更懂得关爱他人了。最初让孩子练习跆拳道,只是希望能强身健体,没想到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思想品德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正像小紫莹的教练所说,作为一项对抗运动,跆拳道并不是一味的攻击防守,更是将国学的道理融入其中,宣扬尊师重道的理念,对于提升参与者的思想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精神都大有助益。身心的均衡发展是练习跆拳道的真意所在,正值花季的冯紫莹,她的跆拳道之旅才刚刚起航,让我们祝愿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编辑:司华宁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