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真的不能献血吗?关键看度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你会发现 “近视” 并未出现在 “献血禁忌” 列表中。真正对献血有影响的,是高度近视引发的眼部并发症,而非近视本身。
目前国内主流的献血标准这样划分:轻度近视(<300 度)、中度近视(300-600 度)只要没有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裂孔、黄斑变性),视力矫正后能达到正常水平,且身体无其他献血禁忌(如贫血、传染病),完全可以正常献血。
高度近视(>600 度)需要额外注意。因为高度近视者的眼轴较长,视网膜比普通人更薄、更脆弱,献血时血压短暂升高(如采血时紧张、血管收缩),理论上可能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若能通过眼科检查,确认视网膜健康、无并发症,部分地区的血站仍允许献血,只是可能会建议缩短献血间隔(如从 6 个月延长至 12 个月),或减少献血量(如从 400ml 减至 200ml)。
超高度近视(>1000 度)或有眼底病变者出于安全考虑,多数血站会建议暂缓献血。这类人群的视网膜本身已处于“高危状态”,即使没有献血,剧烈运动、用力咳嗽等行为都可能诱发问题,献血带来的血压波动风险自然需要更谨慎评估。
◎为什么高度近视会被 “特殊对待”?
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楚高度近视对眼睛的影响。我们的眼球像一个气球,正常情况下,眼轴长度约24毫米;而高度近视者的眼轴会变长,可能达到26毫米甚至更长——就像气球被过度吹大,球壁会变薄,对应的视网膜也会被拉伸、变薄。
献血时,虽然整个过程安全可控,但仍会有两个因素可能影响眼部:
血压波动。采血初期,针头刺入血管可能引发短暂的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轻微升高;献血后若起身过快,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对视网膜脆弱的高度近视者来说,这种血压变化可能让视网膜承受额外压力,增加裂孔或脱落的风险(尽管临床统计中,因献血直接导致视网膜脱落的案例极少)。
血液黏稠度变化。献血后身体会启动代偿机制,补充血浆和血细胞,短期内血液黏稠度可能略有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对健康人无影响,但对已有眼底血液循环问题的高度近视者,理论上可能加重眼部供血负担。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这些风险都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而非必然结果。只要高度近视者提前做过眼科检查,确认视网膜健康,献血时保持放松,献血后缓慢起身、适当休息,风险会大大降低。
◎近视者献血,做好这三件事更安心
无论你是中度近视还是无并发症的高度近视,若想参与献血,做好以下准备能让整个过程更安全:
献血前主动告知,必要时做检查:在血站填写健康问卷时,如实说明自己的近视度数,尤其是超过600 度的情况。若血站工作人员建议,可提前到医院做眼底检查(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拿着“视网膜无异常”的报告献血,既能打消顾虑,也能让工作人员更放心。
献血中保持放松,避免紧张:采血时尽量保持坐姿平稳,不要盯着针头看,可通过听音乐、和工作人员聊天转移注意力。若感到头晕、眼花,及时告知,不要硬撑——紧张导致的血压骤升,反而比近视本身更危险。
献血后做好 “术后护理”:献血后按压针眼10—15分钟,避免揉搓;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也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让眼睛和身体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高度近视者尤其要注意,献血后1—2天内避免搬重物、用力揉眼等可能增加眼压的行为。胡程利 付鸿波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