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走路姿势调整一下,养生效果可翻倍!

2025-09-26 09:54:47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天盯着手机计步,以为步数达标就是健康赢家?真相可能让你惊讶——只需稍微调整走路姿势,就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不管什么年龄,现在开始都不晚! 

  01

  走路姿势调整一下,膝盖更耐用

  2025年8月,一项发表在《柳叶刀-风湿病学》上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偏5~10度),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2组。干预组:走路时将脚向内或向外偏一点点(5~10度,非常细微的角度);对照组:保持自然步态,仅接受安慰剂治疗。一年后,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效果显著:

  膝盖疼痛缓解了:疼痛感显著减轻,获得了与药物相当的疼痛缓解效果;

  膝关节压力小了:仪器测量发现,他们走路时膝盖承受的压力变小了;

  软骨更加耐用了:通过核磁共振(MRI)扫描发现,这组人的膝关节软骨健康标志物的退化速度更慢。这意味着,这个简单的方法可能直接延缓了关节炎的恶化进程。

  研究人员指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持续,尤其适合中青年患者,有望为他们提供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长期缓解方案。

  一个微小的改变,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像给膝盖上了“润滑油”一样,让它更耐用、更健康。但是要注意: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02

  走路加个“小动作”,养生效果翻倍

  1.试试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2025年,一项发表在《运动与健康科学》上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一会儿,对延长寿命有帮助。对不爱动的女性来说,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2.餐后快走:明显降低血压

  2025年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这一习惯能显著改善夜间血压,夜间中心收缩压、中心增强压(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中心脉压均显著降低。

  3.倒着行走:能够“激活”大脑

  倒走不仅能挑战身体协调性,还能“激活”大脑。2019年《步态和姿势》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倒走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本体感觉和空间意识。倒走时,对非视觉信息的高度依赖可以激活大脑中与空间感知和运动规划相关的区域,从而提升认知功能和空间意识。

  4.屈步走路:帮助降低血糖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星佐刊文介绍,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多做屈步走,这个小动作对调控血糖很有帮助。

  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呈弓箭步,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5.端臂健走:缓解颈肩不适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院长钱菁华刊文指出,进行端臂健走有助于缓解久坐者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等带来的疼痛。

  走路时双臂在腰前交叉,然后慢慢上抬至下颌,如同脱套头衫一样,而后伸直双臂,到达顶点位置后缓慢下放,并让肩膀充分放松。

  6.陡坡行走:锻炼臀腿肌肉

  变换步行环境可把走路变成全身运动。比如,在坡路环境行走,上坡行走时重心向前,核心和下肢集中用力,可有效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及紧致臀部肌肉。下坡行走时上身自然后仰,配合摆臂有助强化肩臂和胸部肌肉。

  需要注意的是,上坡行走时应以疾走为佳,下坡行走则应注重脚踏实地,各关节应自然施力以保证行走安全。

  7.踮脚走路:促进气血循环

  广西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何剑豪刊文介绍,踮脚可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建议踮起脚尖,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03

  最重要的一点:坚持

  走路被誉为最简单的养生法。但许多人走了几天,就嫌无聊、没效果,放弃了。其实,走路养生的核心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坚持。

  日行万步不如日日行。哪怕每天只走二十分钟,只要能持续,身体的气血循环、新陈代谢、身体指标就会悄然改善。

  不要总想着“暴走”见效,细水长流才是关键。穿上鞋,出门,第二天继续。坚持,比什么都重要。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