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有人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神呆滞,仿佛短暂“掉线”,过几秒又恢复如常?这很可能是失神发作在作祟。作为一种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失神发作常被误认为是“走神”或“发呆”,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关注,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失神发作属于癫痫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短暂、突然的意识丧失,发作时患者往往毫无预兆地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如说话时突然停顿、吃饭时碗筷悬在半空、走路时突然驻足。此时,患者双眼凝视、眼睑颤动,偶尔伴有轻微的手部动作或头部前倾,但不会摔倒或抽搐。这种发作通常仅持续数秒(一般不超过30秒),结束后患者会立刻恢复正常,继续之前的活动,且对发作过程毫无记忆,就像时间被“偷走”了一样。
谁容易“中招”
失神发作具有明显的年龄倾向,儿童期是发病高峰期,尤其是6-12岁的孩子。这一阶段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据统计,约1%-6%的癫痫儿童会经历失神发作,且女孩发病率略高于男孩。此外,有癫痫家族遗传史、脑部曾受外伤、患过脑炎等疾病的人群,患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失神发作通常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是导致失神发作的直接原因。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递质失衡,或者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先天或后天的异常,都可能引发这种异常放电。
如何发现和诊断
如果孩子频繁出现“愣神”现象,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脑电图(EEG):是诊断失神发作的“金标准”。发作时,脑电图会出现特征性的双侧对称同步3Hz棘慢波综合,即使在未发作时,通过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也能提高异常脑电波的检出率。
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帮助排查脑部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科学治疗与管理
那么,诊断失神发作后,如何治疗和管理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药物治疗:是控制失神发作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乙琥胺、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甚至实现临床治愈。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发作。
手术治疗: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生活干预: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熬夜;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稳;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游泳、登高、骑车等危险活动。
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诊一次,监测药物疗效、评估副作用,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失神发作预后
多数失神发作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青春期后约70%-80%的患者发作完全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因误诊或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总之,失神发作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医学手段与生活管理的结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成长、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用科学驱散误解,用关爱守护健康,帮助每一个“短暂掉线”的生命重新连接美好的世界。
【链接】
失神发作的危害
癫痫的失神发作,是指患者的肌肉失去了意识,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生和迅速消失的意识障碍。失神发作时,通常会出现肌张力突然丧失的情况,且发作时间比较短暂,在5-10秒左右,同时患者会出现眼球运动限制,以及口吐白沫、瞳孔放大、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状。失神发作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意外伤害:如果患者失神发作时没有立刻摔倒,可能会出现抽搐或者咬伤舌头的情况,同时患者可能会失去意识,失去记忆力。
摔伤:如果患者在失神发作时摔倒,则容易导致身体受伤,如摔伤、骨折等,同时失神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肌张力突然丧失,出现肌肉损伤、关节损伤等情况。
其他危害:如果患者长期失神发作,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造成一定的损伤,如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等。因此,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失神发作,建议及时就医。
(曹晓燕 屈海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