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招商引资已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引擎。具体到乡镇一级,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不少乡镇来说,如何走稳招商引资这步关键“棋”,实现基层发展的一子落而满盘活,成为一项课题。
记者在万全区宣平堡乡采访时注意到,该乡创新思路,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组合拳”,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压实责任强激励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招商干部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力军”,干部素质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招商工作的整体质效。
“为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我们乡建立了定期召开全乡招商引资大会的常态化机制。在会上明确将招商引资任务精准压实到各村书记肩头,构建起‘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的招商格局。”宣平堡乡乡长乔继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宣平堡乡创新激励机制,对积极推荐企业的村书记,无论项目最终是否成功落地,均给予相应奖励。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定心丸”,彻底消除了村书记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招商工作。
招商成绩单最有说服力:2024年对接项目15个,其中签约投资额500万元——1000万元的项目2个,签约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2025年截至目前共对接项目13个,签约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在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全乡干部招商热情空前高涨,上营屯、蔡家庄、旧窑子等村的村书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荐优质企业。如今,张家口瑞迅农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粮食加工项目、哈尔滨红肠项目以及张家口迎捷商贸有限公司的杂粮加工项目等均已成功落地,为全乡产业多元化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以商招商聚合力
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
宣平堡乡境内机械加工企业多达310余家,这为以商招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政府紧紧抓住这一资源,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连心桥”。
在座谈会上,乡政府认真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一系列贴心服务,不断优化宣平堡乡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们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支持。
坚持把投资者视为朋友,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企业家的信任和认可,他们纷纷化身宣平堡乡的“招商大使”,积极引荐优质项目。在企业家的大力推动下,张家口怀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酸枣种植基地项目、张家口乡韵乡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米粒农庄项目、圣美奇河北种业有限公司种子生产加工科研及配套项目等相继落地,进一步丰富了全乡的产业生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点。
一站服务显诚意
曾经,“跑多门”“跑多窗”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常态,部门间壁垒森严,办事流程如同迷宫,这种碎片化的政务服务模式,不仅消耗行政资源,更成为经济发展的“软阻力”。
如何破解“中梗阻”,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宣平堡乡将“把企业和百姓当家人”理念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在项目对接、选址、落地以及手续办理等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从项目初期的对接洽谈,乡政府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政策解读和项目规划建议;在选址阶段,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场地选择;项目落地过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流程,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工建设;在手续办理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这种真诚真心、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企业家们感受到了宣平堡乡的诚意和热情,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好评,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投资兴业。“政府的高效服务和真诚态度让我们坚定了在这里投资发展的信心,从项目选址到手续办理,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有力支持,真正感受到了‘宣平堡速度’与‘宣平堡温度’。”圣美奇河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璐感慨道。
“通过压实责任强激励、以商招商聚合力、一站服务显诚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乔继介绍,下一步工作中,该乡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郝大钊 邢鹏飞 罗纳 许雯慧)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