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努力求知、筑梦未来的研学之旅,也是一场跨越山河、向梦出发的彼此约定。
8月,中国铁建组织来自万全区的9名困难家庭的优秀学子赴北京开展为期4天的“铁建阳光·筑梦未来”红色研学行活动。这个夏天,这些孩子第一次来到了梦想中的北京,带着对美好的憧憬,在行走中遇见更生动的教育。
脚下有路,就有希望
对于来自万全区第四小学的王宇欣来说,这次北京研学之旅有一种被幸福砸中的感觉,她在日记本上写道:“老师告诉我被选中去北京的那天,我告诉奶奶,她摸着我的头说,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你要好好看、好好学。”
中国铁建与万全区结下了长达23年的帮扶情谊,针对该区“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策划实施“铁建阳光”帮扶计划,以爱“浇水”“培土”“施肥”,推动万全教育帮扶提档升级。他们不仅在“铁建阳光”幼儿园为孩子们搭建了阳光高铁体验站,而且将“希望之路”作为此次研学的重要一课,只为了告诉孩子们,只要脚下还有路,未来就一定用有希望。
神奇的“地铁”也是此行的梦想心愿单,中国铁建依托资源优势,组织孩子们来到由中铁十一局北京地铁3号线、12号线项目,当孩子们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背心来到位于地下20多米的地铁工地时,来自郭磊镇中学的李国强对着相机摆了一个造型:“我以后也要当工程师,驾驶盾构机为国家修建更多的地铁”。
地铁飞驰,窗外的一道道流光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彩色曲线,映照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仿佛在指引着前方的梦想。“老师,我明白了为什么铁轨一直延伸到远方,因为那是通往未来的路。”孩子们的一句话,却映射出铁轨背后深邃的意义。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走出书本,拥抱世界
此次研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还没有走出过家乡,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幻想,来自万全区第一中学的杜雨薇就在笔记本上写道:在北京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每个瞬间都像梦一样珍贵。
在清华大学,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国内顶尖学府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并与暑期在校的清华大学博士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清华学子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了大家的求学和求知热情。在天安门广场,同学们观看升国旗仪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眼眶湿润了,“以前只在课本里看过升国旗仪式,今天我们终于圆梦了。”在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地,同学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真切地触摸到了梦想的形状。
“如何创新教育帮扶形式,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振困难家庭学子的志气,是‘铁建阳光’帮扶计划的重要课题。”同行的中国铁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以往利用帮扶资金帮助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中国铁建更加侧重从“扶志”等软件方面入手,努力探索“一对一”结对、爱心陪护、心理咨询、专题研学等帮扶方式。
铁建阳光,筑梦未来
重视教育帮扶,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中国铁建帮扶万全区的重要途径。不仅投入帮扶资金,更注重通过精神激励,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
在帮扶机制建设上,中国铁建以爱为壤,积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由政府配套建立专项助学资金,学校设立成长跟踪档案,中国铁建配合开展技能培训、实习岗位、研学机会等,着力形成“资源投入——人才培育——反哺家乡”的教育帮扶闭环。“教育帮扶的本质,是让孩子们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孩子打开一扇窗,感谢中国铁建对万全孩子教育成长的关爱。”万全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晓红说。
在归家的列车上,孩子们安静地望着窗外,眼神里多了几分思索。带队老师翻开孩子们的日记本,看到这些真挚的文字:“原来地铁隧道里藏着这么多秘密,那些穿工服的叔叔们真了不起。”陈晓伯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盾构机。“清华园的石狮子在对我笑呢!我要把‘行胜于言’刻在铅笔盒上。”……
——关于“看见”,不是简单的视觉接触,而是认知维度的提升。从大学校园到科技展馆,每个场景都在拓展孩子们对世界的想象空间。
——关于“责任”,不是简单的承诺,而是双向的奔赴。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铁道兵纪念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筑路故事,让孩子们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关于“希望”,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倾听清华学子的奋斗故事,看到中国铁建工程师的建设成果,孩子们播下了“我要创造未来”的种子。
飞驰的高铁上,有一群追梦的少年,穿越困难与考验,带着希望与梦想,正在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邢鹏飞 罗纳 祁建光 周鹏)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