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万全 > 万全区

杨宝忠:“万全打棍”魅力浓

2025-03-21 09:30:32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视频拍摄制作 王晓娜

   ■人物档案

   姓名:杨宝忠

   年龄:56岁

   社区:万全区新华西街社区

   绝招:万全打棍多种棍术、罗汉拳,金刚力功等

  杨宝忠(左)亲自示范,讲解打棍要领。王晓娜 摄

  杨宝忠(右)为学生纠正棍法动作  王晓娜 摄

  杨宝忠(右)带领学生熟悉打棍棍术  王晓娜 摄

   杨宝忠教学生武术基本功  王晓娜 摄

  3月9日下午,在万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操场,杨宝忠手持木棍,站在一群学生面前传授技艺:“棍术有讲究,要的是‘棍随身走,身随棍动’,大家先看我的动作。”

  话音未落,杨宝忠开始挥棍,棍影在空中划出弧线,发出“呼呼”的破风声,只见他步伐稳健而灵活,棍与身的配合天衣无缝。收尾时,木棍与地面碰撞,啪的一声,清脆而有力。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让在场人看到了从他身上散发的武者魅力,学生们亦是,眼中满是钦佩。

  56岁的杨宝忠,习武40多年,结缘打棍是在2012年。“我师父是李德元,他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万全打棍代表性传承人,我和师兄李天明属于第八代传人。我爱武术,也爱咱万全打棍,我想将这门技艺传下去。”杨宝忠如是说,万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全打棍传承基地”,他的武术班也开办在这里,来学武的孩子们不仅能学习武术功法,杨宝忠还会从中挑选一些苗子传授打棍技艺。年龄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七八岁。

  打棍,是万全独具特色的广场艺术,集武打、戏剧等元素和故事情节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说到打棍的来源,杨宝忠津津乐道。他一再强调,打棍不仅是艺术活,也是熟练活,更要有武术功底。

  “你看,表演者化好妆、穿着戏服,手持木棍分成两队。开打时,锣鼓伴奏,双方将领各带一队人马,彼此念几句开场词,接着便各自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用多种棍法穿插开打。”教学间隙,杨宝忠打开手机里保存的表演视频,为记者讲解着,“打棍使用的棍种有穗子棍,棍的上端缀一铁环,铁环上缀着约六寸长的一节短棍;另一种齐眉棍,是按照打棍人的身高从脚到眉的长度而定;还有一种是双棍,两根三尺长的短棍,左右手各持一根。”

  短暂喝水休息后,十名学生又开始挥棍。“注意手腕的力量和腰部的转动,手腕放松,棍尖要稳,不要用蛮力。”杨宝忠高声指导要领。学生们对打时,他在一旁细心观察,或亲自演示,或手把手纠正动作。

  操场上,棍影交错,喊声阵阵,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热情的气息。杨宝忠看着眼前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欣慰地笑了。

  自2017年非遗进校园,他们开始展示万全打棍的魅力。多年来,慕名来学打棍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已经有一些学生可以熟练棍法,春节参加社火演出。想到这些,杨宝忠十分开心,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如他所言,只要有人肯学,他就会一直教下去。他希望万全打棍这一古老技艺,在新一代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的生机。(记者王晓娜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