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农历正月十五,伴随着欢快的锣鼓点儿,一场热闹非凡的拜灯仙民俗社火活动在蔚县南留庄镇白后堡村上演。
晚上六点半,一条火龙围绕着一个红绣球不停地飞舞,跟随着锣鼓声,穿过村巷缓缓地向拜灯仙场地而去。这是白后堡村的传统民俗“逗火龙”。白后堡村的“火龙”,全部是由村里的老艺人们纯手工制作。一条整龙全长12米左右,用竹条、柳木扎成龙的头、身、尾,用蜡烛放置在龙头、龙身、龙尾处,舞动起来就像流动的火焰。夜幕中,一条活灵活现的“火龙”追随着红绣球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飞舞,让人连连惊叹。
拜灯仙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在白后堡村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为拜灯仙日,每天祭拜的仙人也有所不同,正月十四拜的是弥勒佛,正月十五拜的是天官,正月十六拜的是真武大帝,村民们以此方式祈平安求顺遂。一到正月十四,村里的拜灯仙传统艺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将720个小灯盏在层层木架上摆放出弥勒佛、天官和真武大帝三位仙人的图样,等待夜幕降临后便开始点灯。
拜灯仙活动开始,以“灯官”为首的一行人上供、烧香、拜祭灯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福全村人民吉祥如意。祭拜完成后,“逗火龙”,扭秧歌、跑旱船、耍活马等民俗表演接连上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一时间堡内红火非凡,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拜灯仙活动是我们村的传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进来观赏表演、了解民俗,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白后堡村村民王女士欢喜地说道。拜灯仙、“逗火龙”,让白后堡村的正月过得热闹红火,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郭函冲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