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在大棚里忙碌着。臧波摄
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臧波 摄
天气回暖,春意渐浓。在万全区宣平堡乡霍家庄村,一个个日光温室大棚内弥漫着西红柿的清香,一颗颗鲜红、圆润的西红柿隐藏在深绿的叶片间。工人们正在给西红柿植株进行修剪、打理。不远处,大棚内还有油麦菜、油菜、蒿子秆、香菜、尖椒……高低错落,一簇簇,一片片,春意十足。
大棚的主人杨君从一株株西红柿后抬起头来,再有十来天,这波西红柿又可以采摘了。“这几天正是春菜收获的时候,涮羊肉、吃火锅最合适了。”杨君摘下一颗圆生菜,冲洗了下,一边递给大家一边说,“都尝尝,甜生生的,自然成熟。”
今年48岁的杨君,在装潢建筑行业干了许多年,2023年看到特色农业种植大有起色,便开始转换赛道。从外地取经后,他承包了三个大棚开始种植蔬菜。普罗旺西红柿在他的第一块田地里扎了根、结了果。“我种的西红柿特别有小时候的口感。”杨君随手掰开一个熟透的西红柿,红彤彤的沙瓤瞬间绽开,独有的酸甜味弥漫开来。为了保证纯纯的“西红柿味道”,他挑选更地道的种苗,坚持自然成熟,虽然生长周期延长了,成本也增加了,照顾起来费事许多,但他追求的老味道保留了下来。
认识的人都说杨君是个“轴”人。这股轴劲放在农业上,却很令人信得过。万全周边的朋友一听说他改行种菜,纷纷来捧场。“大家都说好久没吃过这么味正的西红柿。我听了觉得真没白下功夫。”驻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在抖音上帮他推销西红柿,销路渐渐打开,覆盖万全周边。于是,他开始扩大种植规模。
2024年,他又承包了12个温室大棚,占地53亩,种植的蔬菜品种更加多样,全年都有蔬菜收获。不管订单多少,他仍然坚持自然成熟,追求记忆最深处的原滋原味。同时利用干装修的优势,设计了专门的包装箱和礼品箱,增加了采摘和观光项目,大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同时改进销售方式,将新老客户通过微信群进行预售、订购等,甚至北京天津一带的顾客慕名前来,成箱的蔬菜被当作礼品,丰富了不少人的餐桌。
今年1月,杨君注册了丰硕家庭农场。顾客们可以在这住农家院,吃农家饭,采购健康菜,尽享田园生活。杨君准备成立家禽动物养殖区,这样捡拾的叶菜有了用武之地,动物粪便刚好作为有机肥料滋养农场,生物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杨君的蔬菜火了,小时候的味道回来了,“新农人”的未来稳了!
(记者 臧波 通讯员 罗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