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步入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方辽阔天地,一幅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宏伟图景缓缓展现,总面积达729平方公里。产业园以“一核引领、两带跟进、三园突破、全域提升”的总体规划为指导,覆盖蔚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及若干乡镇。其中,“一核引领”集中力量推动谷子与大豆全产业链创新,引领整个产业园蓬勃发展;“两带跟进”旨在打造谷子、大豆产业的优势带和融合发展示范带,双向并举;“三园突破”包括生态循环示范园、谷子大豆加工物流园以及三产融合示范园三大关键园区。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谷子和大豆正逐步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
以千里之志立千秋之本,聚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势夯“三农”之基。
蔚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宏图正逐步实现。今日的蔚县,正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扮演着张家口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航者,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驶向新航程。
打造产业“新高地”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承载着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
2024年5月,蔚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总投资额高达19.85亿元人民币,涵盖2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升级、技术创新研发、农产品深度加工及市场渠道拓展等多个维度。
自规划之初,蔚县便明确了发展路径,聚焦谷子和大豆两大特色产业,致力于将其做大做强。
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强大技术支持,蔚县构建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种植基地+中试推广”的现代种业体系,实现了育种、繁殖、推广的一体化运营模式。近三年来,成功更新换代谷、黍、豆品种6个以上,试验新品种39个,示范新品种9个,均为全国首度试种,推广新品种3个,确保产业园内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显著提升了谷子、大豆主导品种的高效生产技术水平。
将清晰明确的发展“线路图”刻画在这片土地上,蔚县以实干作答。
在打牢基础之上,蔚县致力于拉伸谷子、大豆产业链条,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科技兴园战略,构建起一条囊括种植研发、繁育推广、绿色循环科技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这一系列高起点、高标准的举措,旨在将蔚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产业高地。
与此同时,园区加大招商引资步伐,吸引诸如张家口味佳人参黑豆、祖名香香食品、壹雪冷链以及品牌产品代工等加工物流项目入驻,使得产业从谷子、大豆的初级加工,迈向了精细化、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产品线涵盖了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保健产品乃至宠物食品等多个领域。
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指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实施,是蔚县新时代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蹚出建园“新路子”
一方水土,兴一方产业。 蔚县地处世界著名的“谷粟优生带”,目前正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地域为特点大力发展谷子和大豆产业,走出了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是农业高效盛产的活力园区,更是科技创新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源地。那么,要如何塑造一个至臻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呢?
蔚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整合区域资源,依据所种植农作物的特性,带动产业链条的全面发展。在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到气候、水源、土壤等各类自然条件,使农业生产与环境生态和谐共生。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
蔚县是河北省最大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素有“北方杂粮之乡”的美誉。2002年蔚县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谷子之乡”称号。
蔚县通过产业园区带动已经建成了20余万亩的谷子、大豆种植基地,形成了8个超万亩乡镇和80个村集体种植示范基地。全县谷子、黍子、大豆、黑豆、绿豆、豇豆、红小豆、豌豆、蚕豆、扁豆等杂粮种植面积达50万亩,产量0.75亿公斤左右,畅销国内外市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加强了道路、供水、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还建设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及智慧农业设施设备,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大招商、招大商,龙头企业“虹吸”集聚,农业产业链蓄势聚能。园区内聚集了谷子、大豆生产经营企业5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产业园现有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67家,其中农业合作社151家,家庭农场16家。这些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谷子、大豆等主导产业的发展。
而今,产业园已然成为驱动蔚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以及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
布局强园“新赛道”
蔚县坚定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致力于不断提升园区内谷子、大豆的产能与品质。
近年来,蔚县积极投身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追求高产稳产、抗灾保收的目标,同时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全面实施“蔚县小米”品牌发展战略。伴随着产量的稳步增长,蔚县小米的产品品质亦不断提升,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时至今日,“蔚州贡米”已风靡全国,并成功打入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蔚县的大豆产业同样不容小觑,通过深耕大豆种植及加工,催生了以“釜油豆腐干”、“暖泉”五香豆腐干为代表的本地特色小吃。众多豆制品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如“祖名”豆腐、“味佳”人参黑豆等,纷纷选择在此地扎根,进一步发挥了大豆种植的地域优势。
2023-2024年,由蔚县农业农村局、蔚县贡米协会制定的《优质谷子生产技术规程》、《谷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生产技术规程》三个张家口市地方标准颁布实施。此外,蔚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谷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种植基地+中试推广”的现代种业一体化经营模式。这一合作机制催生了一大批优质品种,诸如“桃花米”、“冀张谷”、“张杂谷”、“大白谷”等,而冀谷39、桃花米2号、冀谷8316、张杂谷13等新品种也正处于示范推广或中试阶段;2024年,引进了适应盐碱地种植的张杂21号,在西合营镇建立示范田100亩,百亩盐碱地张杂谷21号,测产2个点,平均亩产306公斤。实际实收亩产370公斤。引进了高产优质的张杂29、冀杂金苗3号、金苗K1等,为产业发展搭建种子储备库。
如今的蔚县,传统农业在科技赋能下,正实现从“看天吃饭”到“智慧耕作”的华丽转变。在这片被“科技活水”滋润的土地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希望的田野上正绽放着新的生机。
科技赋能“新农业”
坚守农业之根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蔚县致力于筑牢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石。
农业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民的富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近年来,蔚县坚定不移地推行科技兴农、强农、富农战略,加速农业关键技术与核心创新,赋予农业以科技之翼,将农业产业塑造成民众增收致富的源泉。
在该园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紧密携手,确保每一家重点龙头企业背后都有至少一家技术合作伙伴。截至2024年底,全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5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7家,高新企业14家,“专精特新”9家。
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聚焦核心产业,蔚县成功示范并推广了25项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包括新品种示范、设施农业、创新种植模式、智能农业以及工厂化养殖等。通过推广应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结合合理的轮作制度,蔚县在谷子全程机械化、抗旱节水、品种提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领域取得了集成技术突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3.82%,谷子平均亩产提升至350公斤。
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让作物的生长状况及其环境、土壤pH值和氮磷钾含量、土壤湿度等得以实时监测,通过手机即可远程操控农业设备,精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应用正快速推进,引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将继续深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激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蔚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蔚县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产学研合作,矢志不渝地打造“科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高地,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产商融合“新桥梁”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犹如一座桥梁,一端连接工业,另一端紧握农业;一边紧邻城市,另一边深入农村,成为了促进工农结合、城乡互动的关键纽带。
在推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园注重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等,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同时,产业园积极促进与其他产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各产业协同进步。
自产业园项目启动以来,蔚县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至2024年,产业园谷子、大豆种植面积由20.72万亩增至21.42万亩,主导产业覆盖率达65.6%。产业园谷子、大豆年产量达5.28万吨,年销售额13.21亿元,加工产值更是达到了18.84亿元。这一串串数字,见证了产业园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道路上的执着追求。
此外,蔚县借助产业园的平台优势,致力于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搭建起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平台,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依托园区内两个历史文化名镇、十六个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众多中国传统村落的丰富资源,蔚县在京西地区精心打造了一个乡村休闲度假的胜地。园区内每年都会举办80余场诸如打树花、拜登山、年俗表演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年均游客接待量达到6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000万元,谷子、大豆等特色旅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致富“新渠道”
在蔚县这片历史悠久且充满未来感的土地上,每一滴辛勤的汗水都在编织着丰收的梦境。
蔚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支点,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依托谷子、大豆等农作物的产业优势,蔚县构建了“龙头企业+村集体+农业组织+农户”等多元利益联结机制。现已初步建立起一个涵盖杂粮育种、绿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以及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益海嘉里等公司通过产业链接广大农户,开创了“订单种植、全链整合、品牌赋能、盈利反哺”的发展模式,惠及18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助力4000多户农民增收逾900万元。萝川贡米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实施“六统一,两严禁”的管理策略,通过与基地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引导农户种植订单谷子1.5万亩,覆盖6321户农户,带动基地农户增收1359万元。
2024年,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32万元,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34.4%,带动了全县4.5万多人创新创业,增加了收入,帮助21515名脱贫人口和2070名监测对象稳固脱贫成果。多元化的联农惠农激励机制不断推陈出新,强有力的带农致富措施正在这片土地上施展拳脚。
事实昭示,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正是抓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要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记者 林渊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