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 七月,张家口蔚县的杏子又一次成熟了。
晴空下,杏林苍翠,点缀着斑驳黄中透红的杏果,与周围农舍相互映衬、俨然一体,好似一幅写实油墨画,已分不清究竟是农院盖在杏林里,还是杏树栽种在农院里——这里就是蔚县黄梅乡榆涧村。
村子一处院落里,崔建国正在给烤房添火加柴,妻子张树花则在翻弄晾晒杏干。
崔建国夫妇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拥有杏林百余亩,其中鲜食杏和杏扁三七开。“鲜食杏保存期短,必须得抢时间,杏果稍微硬一点的方便运输,熟透的杏果不好装运,就得抓紧晾晒杏干。”
每逢杏子成熟时节,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商贩会来村里收购杏子,由于是种植大户,崔建国和收购商都有联系电话。前些年,榆涧村新修了通村油路,外面的游客来村子里采摘方便了,村里的杏产品外销也更加便捷了。“赶上收成好的话,一年鲜食杏子、杏干、杏扁等加起来差不多能有十四五万元的收入。”崔建国说。
自榆涧村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植杏树成为村民的共识。“以前地里种些玉米、黍子,一年也就收入五六千元,后来种植杏树,收成好的话一年大概能赚三万多块钱。”农院里,七十多岁的张正岐和老伴儿刘宝英一边切杏去核晾晒杏干一边说道。
在距离榆涧村车程不到半小时的北水泉镇瑞福祥杏扁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
几名工人正在熟练的挑拣品相较好的杏子打包装箱。“工作人员打包的这些鲜食杏都是网络下单的,打包好后会有物流公司来收货运输。”负责网络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杜晓敏介绍,“现在算不上旺季,鲜食杏也只是在售产品的一小部分,我们还有杏扁、杏干、杏仁等产品,今年还创新增加了杏条产品。每年春节期间才是真正的销售旺季。”
瑞福祥杏扁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北水泉镇杏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提供用工岗位近400个。而在整个北水泉镇,不同规模的杏果加工企业就有20多家。
近年来,随着国家林业生态工程的不断实施和推进,依据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蔚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杏产业,截至目前,蔚县杏林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覆盖了全县60%以上的乡村,总产值超过2.1亿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800元左右,成为当地名副其实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记者 郝学锋 通讯员 蔺媛媛 邢建荣)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