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蔚县 > 蔚县新闻

文化新旅 “古风·张垣传统村落行”系列报道之③ 百年窑火烧青砂 ——寻访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砂技艺

2022-03-10 09:22:3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行驶在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的乡间公路上, 路两边的青砂器烧制工厂频繁出现在视野内。青砂是什么?为何这里会有这么多烧制青砂的作坊? 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砂烧制技艺在这个小镇传承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现在的青砂技艺和青砂产品有什么创新?

image.png

  一系列问题在记者脑海中闪过,在这个古村落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与暖泉古镇齐名的南留庄镇,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将去寻访这里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

  生活中常见的青砂器,你会想起什么?记者首先想起的是小时候家里煎中药用的砂锅,黑乎乎的,但长辈们都会当个宝贝,生怕小孩子们给弄坏了。

image.png

  不靠谱的传说和靠谱的历史

  青砂器是蔚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按不同用途分为砂锅、砂壶、砂吊等器皿,以其物美价廉、用途广泛和性能独特而久负盛名。

  记者的问题产生了:久负盛名?有多久?

image.png

  已到吃饭时间,记者走进镇上一家烧饼铺,边吃边和当地人聊了起来,先听到了一个遥远的传说:

  相传,在涿鹿大战中,蚩尤大败,丢盔弃甲,所有的辎重全扔了,连做饭的釜也没了影。扎下营后,既没锅也无粮,蚩尤只好下令杀了自己的战马烧着吃。看着士兵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烤得半生不熟的马肉,蚩尤愁眉不展地坐在火堆边,心不在焉地将鹿皮口袋中的水倒在面前的泥土中,捏成一匹小马扔进火堆。一会儿,当他把从火堆里拨拉出来的泥马不小心掉在地上时,泥马不但没碎,还发出一声脆响,把地面砸出一个坑儿。聪明的蚩尤又捏了一只小泥锅放在火中烧,晾冷后用手一敲铛铛响,放进水也不漏,蚩尤又把泥锅放在火上,割了几块马肉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儿,小泥锅里的马肉就咕嘟咕嘟开了锅。后来蚩尤到了别处,又用泥土捏锅,都未烧制成功。原来蔚县境内的土不胶不粘,不沙不板,最适宜捏制青砂器。

  这个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传说,在记者听来各种不靠谱。最重要的依据是:烧制砂锅和烧制陶器一样,火的温度至少1000度以上,这可不是随便生一堆火就能做到的,必须进炉或者窑,但这个传说从侧面说明了:烧制青砂器所用的土应该比较特殊,而南留庄镇附近盛产这种土。

  离开烧饼铺,记者动身前往青砂器的发源地———南留庄镇白河东村。有资料记载,白河东建村时间在金大定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至今村里仍完好保留着大量的古民居,充满古朴韵味,最原始的砂器烧制工艺也在该村。记者能在这里找到靠谱的答案吗?

  午后的村里很安静,村堡门前只有几位老村民蹲坐着晒太阳,在他们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王启杰青砂器厂———“王氏青砂”在白河东村赫赫有名,传承至今已百余年。

  “我叫王龙磊,是王氏青砂第五代传承人,王启杰是我爸。我爸现在是厂里的顾问,不常来了。”干净利落的自我介绍让记者对眼前这位35岁的传承人刮目相看。

  在这里,记者找到了靠谱的答案:蔚县青砂器的初创,虽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至少从明朝初年开始,一位在朝为官的蔚州人曾把这种器皿作为珍品送进宫内,深受朝廷赞誉,蔚州青砂也闻名天下。明清时期,青砂器被宫廷、皇室、权贵视为珍品,熬煎中药不变药性不变味,烹茶熬粥别有清香。当地至今流传一句谚语:砂壶温酒一桌醉,砂锅煎鸡满屋香。

  古老的技术和尴尬的市场

  如此算来,青砂器的制作应该有500多年历史了,那为什么发源地在南留庄镇呢?

image.png

  王龙磊介绍,这主要是因为附近的山上盛产一种当地人称之为“坩子土”的天然瓷土,这种土质地细腻、黏性强、可塑性强,是制作青砂器的主要原料。

  在制作厂的第一个车间里,记者首先看到一个很大的水泥池,里面黑乎乎的都是泥。王龙磊说:“土取回来后,细碾过滤,然后按照一定的配比和泥,刚活好的泥是不能用的,需要在这个池子里闷一周左右,这个环节就叫闷泥。”

  闷泥池的对面有位老师傅正在揉泥,别看那动作和揉面差不多,但是费得力气可比揉面多多了,记者只看了几分钟,老师傅的额头已经淌汗了。每一块泥团都有几十斤,要反复揉踹直到起筋,才能进入制坯阶段,必要的时候还要用更古老的方法———踩泥,也就是赤着脚转圈踩,直至把块状泥全部踩碎,踩得次数越多,泥越有韧劲,成品越结实。

  这间屋子的对面就是“制坯车间”。制坯,一般分为拉坯和拍坯。拉坯就是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的泥随轮转,随着轮子的升起,一个基本的器型就在制作者手中诞生了。王龙磊继续介绍,“你现在看到的是拍坯,拉出基本坯形之后要一点一点慢慢拍,直到拍匀并成型。”

  完成了这道工序,器坯就可以进炉烧制了,这是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王龙磊带记者来到院子北墙下,只见一个长数米、高半米左右的长方形露台上还留着厚厚的灰烬。记者不解:“就这么露天烧?没有窑或者炉吗?”

  王龙磊指着地上扣着的若干个直径80厘米的“大土锅”说:“有,就是它,它叫笼盔,也是用坩子土做的,烧坯时用它盖着器坯,1400度的高温烧制40分钟左右出窑,就可以等待成品了。”

  这几句话,说来轻松,可这里面还有个王龙磊“十进十出学烧窑”的故事。因为烧窑不仅是个技术活、体力活,更是个危险活。他告诉记者:“烧窑苦,不受伤学不会,只有离火最近的地方才能准确判断火候,我前几次学不会都是因为不敢往前站。不光我,家族里年青一代谁都不愿意学。”眼见着父亲岁数越来越大,体力已经很难承受,如果再不学,王氏的这门技艺就面临失传。想到这些,王龙磊终于痛下决心,学会了烧窑,而代价是他的脸上、手上、身上都有被火燎伤、灼伤的痕迹。尤其是脸被烧伤的那次,怕妈妈看了心疼,他好多天没敢回家,那时的他才20多岁。

  即使如此,在工业化的时代浪潮下,一只成品砂锅或砂壶在市场上也就卖十几块钱,利润低市场小,所以维持都越来越难。

  创新的意识和不懈的探索

  不转型、没有新产品,青砂器将来只能被淘汰。这个想法在王龙磊脑中转了很久。前几年,他到南方考察紫砂器茶具时突然想到:药壶、砂锅的市场越来越小,但茶具、杯具的市场十分广阔,南有紫砂、北有青砂,何不转型?

image.png

  经过专家指导,王龙磊在传承家族手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捏制、烧制的第一批一壶四碗的青砂茶具实验成功,别看青砂泥黑乎乎的,烧出来却是甜白温润,一层光亮坚硬的砂釉自然形成,砂器凭借天然砂釉的颗粒感,非常适合煮炖泡茶,精美与古朴交融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广受市场欢迎。

  在制作厂的展厅里,记者还看到了另外一种颜色的青砂茶具,青蓝的颜色宛如月夜,和青砂泥的颜色非常像,让人误以为这是未经烧制的器坯。其实这是王龙磊在父亲的点拨下,苦心研制的“变色技术”。为了开发这种新产品,王龙磊烧了不知道多少窑,大大小小的废品数千个。王龙磊说:“心疼总是难免的,但是这种创新是值得的。比如这个超大的“笔洗”,是一个来南留庄镇采风的艺术家,他说想要在插花展览上用风格独特的容器,我结合青砂器自身的特性,尝试研发了这款,他特别满意,这些年向我订购了很多这种产品。只有真正地走向市场,蔚州青砂器技艺才能传下去。”

  炉火熊熊燃烧着,轻烟腾空而起,烧窑的场面甚是壮观。近年来,到蔚县旅游的人日益增多,白河东村的青砂器作为本地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也逐渐受追捧。王家的制作厂每年都要接待这种游客,有时还有摄影团队组团来拍照。其中有一位摄影家拍摄的青砂烧窑的照片还荣获国家级大奖。

  随着青砂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留庄镇生产青砂器的大小工厂、作坊越来越多,各家各户争先开拓市场、研发新品,有的人家还在各种网络平台里直播卖货,经济效益普遍提高。

  天色将晚,记者在南留庄镇的寻访之行即将结束。汽车上高速之前,看着路两边擦肩而过的百年古村落,有的变身影视拍摄地,有的开民宿变身网红打卡地,还有的仍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仿佛数百年时光里什么都没有变,但是又什么都在变———小汽车、柏油路、太阳能、网络通讯,这些现代元素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内容。历史的积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着生机,孕育着更美好的未来!(记者 王宸胤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