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涿鹿县卧佛寺镇鲍家口村。一辆满载水泥的货车停在村口,车身上挂着“风雨同舟共建家园携手同心共渡难关”的红色条幅,格外引人注目。
“感谢县检察院给我们送来的水泥,为我们修复道路、修整房屋提供了很大帮助。”鲍家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延飞一边帮村民搬运水泥,一边向涿鹿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表示感谢。
此次强降雨导致鲍家口村部分河堤、道路和个别民房受损,目前,该村正在组织开展灾后修建工作。了解到村里急需水泥等原材料,作为帮扶单位的涿鹿县检察院第一时间筹措资金,组织人员车辆,送来了30吨水泥。
“咱们先把路修好,村民们有什么诉求,我们再想办法帮着解决”,涿鹿县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张建全和驻村队员、村干部走村入户,一起为灾后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恢复出谋划策。
卧佛寺镇地处山区,此轮强降雨导致镇内两条河流发生险情,多个沿河乡村的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8月5日起,该镇陆续开展道路填补、河堤加固、淤泥清理、水利设施修复等灾后重建工作。
“我们镇村域面积大,地形复杂,老龄人口多,一些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太好,也给灾后重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卧佛寺镇党委书记董清晨告诉记者,汛情过后,全镇党员干部带头,村民齐上阵,县里积极支援,各村互帮互助,抢时间、抢速度,问需求、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随后记者来到卧佛寺镇梨园寺村,77岁的村民周世涛正在对家门口的路面进行硬化。“洪水到来前,村干部带领大家提前转移,又给我们搬运物资,水退后又马上排查统计大家的损失,组织修路修管道,咱也帮不上啥忙,家门口的这段路我自己修修,尽量不给村里添麻烦……”
卧佛寺镇梨园寺村常住人口420余人,以老人、儿童为主。由于地势较低,承受上游来水压力较大,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村内的河道、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灾、受损情况。
“这场洪水,我们村近3公里的通村道路、30余米的防护堤坝被冲毁”,村党支部书记岳永江说,“好在预案做得好,全村无一人伤亡。”随着洪水退去,该村干部群众正齐心协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记者跟随岳永江沿河行进,他指着一段裸露在河床上的自来水管道说:“这是我们大伙一块儿修好的。”
洪水来临时,将埋于河道下方近2米的自来水管道冲断,全村吃水成了问题。岳永江一边向镇里报告情况,一边与村干部一起沿着河道查找问题,终于发现了破裂的管道。
“先接通临时管网,保障乡亲们先用上水,等水彻底退了,再做进一步维修。”岳永江找来替换管道,十多位村民自发赶来,对受损的管道展开抢修。
“都是咱们自己的事,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在梨园寺村民抢修管道的同时,邻村卧佛寺村组织村民连续两天为梨园寺村送水,解决村民的临时用水难题,直至管道成功接通。
“我们镇的干部群众都是好样的!”董清晨说。目前,卧佛寺镇正在进行受灾情况摸排统计和上报工作,同时持续排查风险隐患,积极对接群众、解决诉求,做好农业生产恢复和生活设施修复等工作。
记者结束采访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卧佛寺镇全部通村道路已经打通。(记者 王宁 王棣 通讯员 朱文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