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涿鹿县

石碾小米,吃的是营养品的是文化

2023-03-01 17:40:39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村的石碾小米陆陆续续销往外地,到现在已经卖了5000多斤,市场反响这么好, 

  让我们很惊喜。”涿鹿县卧佛寺村党支部书记杨玉亮,说起石碾小米热销,脸上乐开了花。

  在工业化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习惯了追求效率,卧佛寺村反其道而行。该村用原生态的生产方式, 

  石碾小米代替了机器碾米,迅速打开了市场,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2月25日,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村民围观碾小米。

  石碾小米“重出江湖”?

  已销往京津和湖南

  石碾小米,曾是多少人的儿时记忆。如今,石碾小米在卧佛寺村“重出江湖”。

  当日上午,记者乘车来到涿鹿县卧佛寺村,这里虽然地处丘陵地区,却有张涿、京蔚两条高速公路、109国道和多条县级公路、一条货运铁路从村子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还是卧佛寺镇政府的所在地,全村495户1700多人,是镇上最大的一个村。还没到春播的季节,不少老人聚在街上谈天说地,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卧佛寺村石碾小米加工基地。

  村民展示碾好的小米。

  基地在村子边上,几位村民正在围观毛驴拉磨碾小米,相互说着彼此小时候的记忆。广场上,有大中小三个磨盘。在最大的一个磨盘上,村民将谷子从漏斗上方倒进去,一人赶着毛驴,拉着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有一人拿着扫帚时不时地归拢整理石磨上的小米。碾过的小米再用吹风机将谷子皮吹掉,又经过一番仔细挑选,不达标的谷子会再放进石磨上碾一次。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碾压,地道的手工石磨小米才算完成。

  屋内,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忙着给小米打包、装箱,每袋装1斤小米,每5袋装成一箱,贴上快递单后,销往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湖南等地。杨玉亮说,他们每天可加工成品小米2000多斤。在已销售的5000多斤小米中,购买人群不仅仅是中老年人,还有不少是年轻人。

  石碾机碾有何不同?  

  石碾小米营养更高

  石碾小米与机器碾出的小米究竟有何不同?是心理作用还是有科学依据?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

  杨玉亮捧起黄澄澄的小米介绍,他们村的小米,从春播、夏锄到秋收,采用人工、牲畜和传统农具来完成,全部使用农家肥,实现绿色种植。谷子成熟后,采用现需现碾、“人推驴拉”的传统脱粒去皮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米的营养成分。

  82岁的村民沈全用石碾小米熬制了一锅粥,掀开锅盖浓浓米香溢满屋子,稠糊糊的米粥表面裹着一层油皮儿。“我小时候喝的小米粥,就是这个味儿!”沈全笑呵呵地说。

  村民整理、收拢漏斗里和磨盘上的小米。

  沈全回忆,在他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种谷子,每次小米加工完后,门头沟等周边区域的人们都会慕名来换购。年轻时,他还做过贩卖小米的中间商,那时候的小米就很受欢迎。

  2月27日,远在海南做试验的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家口市农科院首席专家赵治海揭开了谜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米的主要营养价值都在表皮上,用机器加工小米,经过高压高温处理,小米的营养成分容易流失,而用石磨碾小米,减少了对表皮的破坏,又因为石头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在碾压摩擦的过程中,也会存留在小米上,增加小米营养价值,所以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小米营养成分更高。

  新思路村民满意不?                             

  每亩增收500多元

  杨玉亮介绍,卧佛寺村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适宜谷子生长,村里的祖祖辈辈都有种植谷子的经验,已有上千年历史。

  以前,卧佛寺村民都种植谷子,用机器加工后,一部分自留一部分拿去市场销售,零零散散很难卖上价格。去年,村委会带领15户村民选取了30亩地率先进行尝试,成立了农产品商贸公司,注册了“灵山优选”品牌,并与村民签订种植、收购协议,对小米进行统一加工销售。规范化的种植模式,原生态的加工方式,精致化的包装销售,让石碾小米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村民正在碾小米。

  “没想到头一年的效益就这么好!”沈全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了2亩多地的谷子,按照要求进行绿色种植,秋收时谷子丰收,亩产量六七百斤。按照谷子的市场价,每斤在2.7元左右,但公司以3元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两亩多地就收入了3000多元,相比种玉米,一亩地增收五六百元。

  卧佛寺镇上屯村村支部书记朱沈会,是第一批跟着卧佛寺村尝试“吃螃蟹”的外村人。他说,上屯村距离卧佛寺村5公里,区域碱性大,也很适合种植谷子。但上屯村只有70多户人,想要自己发展这个特色产业很难,为了给村民谋一条致富的路子,他便自己参与进来种植了几亩地,为村民探探路,即便不成功,村民也没什么损失,一旦成功了,也能带动村里人一起种植。如今市场反馈比较好,他信心更足了。

  了解到卧佛寺村石碾小米热销时,赵治海开心地说:“这个好!为咱们张家口小米销售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客户为什么会买账?

  一份味道一份乡愁

  石碾小米为何受到市场热捧?表面上看,石碾小米是产销的变革,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包含传统农耕文化、传统饮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

  杨玉亮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前要求吃饱肚子,追求的是产量,现在追求营养价值,对于身体健康的内在精致需求很高,市场有需求,村子又盛产小米,这是村子发挥本村小米种植优势,打造“石碾小米”特色品牌产业的底气。为了拓展销路,村里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线上线下宣传“卧佛小米”的特色,举办“卧佛小米”展销节,参加各地的特色商品展销会进行展销。

  “在我小时候,谷子熟了,就要上大磨碾压,一代一代这么传。”沈全介绍,石碾小米自古就有,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碾逐渐被机器替代。这次为了建立石碾小米基地,他们从村民家中淘来三个石碾,都有几十年的历史。

  村民体验碾小米。

  石碾小米引来很多年轻人的兴趣,在北京务工的陈女士说:“卧佛寺石碾小米粥香甜软糯。其实,我吃的是味道、营养,品的是文化和乡愁。”

  杨玉亮说,因为是第一年尝试发展石碾小米,只种植了30亩地,还要保证有500斤的库存,为了保证石碾的原汁原味,一直采用毛驴或是人工拉磨的方式。今年,准备扩展种植面积到300亩,辐射周边4个村子。如果市场需求大,就用机器代替毛驴拉磨碾米,既提高效率又保留小米的营养。

  赵治海介绍,张家口种植谷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曾经是人们的主食,最有名的就是蔚县贡米,上世纪80年代谷子种植达到了鼎盛时期。谷子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传统耕作技术、传统加工工艺、传统饮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得到代代相传。

  赵治海说:“石碾小米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智慧,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信仰。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风采,并迸发出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记者 赵娜 通讯员 朱文君)

     

编辑:刘颖莉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