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涿鹿县

水沟村的“杏”福生活

2022-07-18 10:27:0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网讯   这几天,张家口涿鹿县第二届 “三生有杏·缘在水沟”红杏采摘节正式开启。跟随游客,记者进入涿鹿县保岱镇水沟村的红杏采摘园,只见沉甸甸的红杏挂满枝头,杏树下,村党支部书记赵爱庭一边和游客打着招呼,一边帮农民打包装箱。

  “今年村里的杏儿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价钱也合适!” 言语间, 这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满是喜悦和自豪。

  水沟村地处丘陵地带,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杏树生长,全村杏树种植面积约80亩, 百年以上的老杏树超过300棵, 大多数老树至今仍然高产, “水沟红杏”就是质优味美的传统品种之一。2021年3月,在外打拼多年的赵爱庭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回到家乡,担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凭借从事农业会展工作的经验,他萌生了将杏树种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想法。

  村里基础设施条件不佳,他带头整修道路、改造供水管网、引入农机作业;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他主动对接商超和农产品公司,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销售;村民种植技术不足,他办起培训班,邀请专家下田指导,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担任村支书一年多时间,赵爱庭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改善乡村面貌、发展杏产业上做起文章。特别是借助连续两年举办的红杏采摘节,水沟村搭上了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的快车,从前“养在深闺”的水沟红杏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所熟识,通过观光采摘和对口订购,水沟村的鲜食杏种植获得了不菲收益,每户村民年平均增收达到2500元。

  前来实地采摘的游客对水沟红杏大为赞赏, 而在网络直播平台上,12000多位粉丝也在不断 “刷屏”,这给了全村人和赵爱庭更大的动力。

  “现在村里鲜食杏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但是鲜食杏本身供应期短,不易储存,遇到产量偏低的年份,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赵爱庭看来,要把杏产业做强做大,就要加快改造升级,让更多优质品种和深加工产品尽快充实到市场当中。

  “你们看!”顺着赵爱庭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已经摘果的杏树林郁郁葱葱。

  “这是我们通过老品种提纯复壮,选育优种的 ‘五月鲜’ 和 ‘香白杏’树种, 这两个品种成熟上市时间不同,与红杏形成早晚熟品种接续,使杏果供应期横跨春夏秋三季。” 赵爱庭介绍,借助多品种优育种植,能够有效填补水果市场淡季,实现村民稳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更能提高水沟杏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增强品牌效应。

  优势品种培育销售初见成效,让赵爱庭坚定了发展杏产业的想法,他谋划, 一方面继续深耕农产品市场,提升杏果品质,引入杏产品深加工项目;另一方面以杏产业为纽带,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眼下,越来越多村民看到致富希望,加入发展产业的队伍,力量不断汇集,水沟村的 “杏”福生活正在变得可感可及。(记者 王棣 通讯员 温婧)

编辑:吕永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