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农牧产业发展的培育之土。2024年以来,阳原县瞄准涉农企业所需、所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推进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殖上“一增一降”完善链条。该县聚焦农牧产业急难愁盼问题,靶向发力,主动到山东考察纽澜地黑牛产业等项目,坚定在农业产业上延链补链,有效控制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升产业发展韧劲。变废为宝“增收益”,帮助禾牧昌养殖公司向省农业农村厅争跑有机肥加工项目,2024年11月建成投产,产品有机质含量远高于同类有机肥,实现畜牧养殖粪污科学化、生态化处理。技术革新“降成本”,组织技术力量、聘请专家团队协助该公司研发了棕粕发酵技术,棉籽、玉米、大豆膨化技术,每吨饲料降低成本1000 元,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目前,禾牧昌公司养殖规模闯入全省前三,带动全县 14 个乡镇 301 个村 25205户脱贫户增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八批国家级龙头企业。
种植上“一改一建”提升质效。阳原县紧抓盐碱地综合治理机遇,创新“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综合治理模式,建设了要家庄乡盐碱地农业园区、双庙蔬菜试验示范园区。依托禾牧昌公司有机肥对改良盐碱地效果明显的有利条件,积极改造盐碱地建设蔬菜种植园区,并在要家庄乡盐碱地农业园区、双庙蔬菜试验示范园区分别配建净菜加工厂,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了蔬菜种植产业附加值、保障了产品新鲜度。目前,该公司开发菜品 17 种,年产量 4000 吨,年实现营收 1300 万元。“禾顺”“郝菜农”注册商标荣获河北省第三批“河北净菜”商标。该模式成为全省盐碱地全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仝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