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阳原县西城镇朱家庄村,一座被绿荫环绕的美丽村庄。
在村里驻地,记者见到了省科技厅的驻村队员们。他们朴素的打扮和晒黑的脸膛,已经和当地人不分彼此,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模样。
“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把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引进当地,通过示范引领的方式帮助农户增收致富。”见到记者后,驻村第一书记逯国英开门见山地说,“新技术、新品种很难一下子被村民接受,毕竟多年来的种植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加上农户承担风险能力弱,所以推广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只有把村民担心的问题一一解决了,大家才会下决心跟着工作队干。”
为了让村民们心服口服,工作队流转了20亩地种菜花。为什么是种菜?逯国英说,近几年坝上节水力度大,蔬菜种植受到了一定限制,腾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而阳原正好能补上这部分空缺。
在示范种植园,记者看到,有大约一半面积的菜花已被“起走”。“以前这里每年只种一茬大田作物,现在改种两茬菜花了。”站在地头,逯书记掰着指头,兴致勃勃算起了账:“一年一茬大田作物,全年收益也就1000元;现在改种两茬菜花,好的年景能达到6000元的年收益,这一亩地一年下来整整增收了5000元!”
“我们的菜是真正的绿色有机,论颗卖,一颗一块五!”逯国英告诉记者,为了让农户们放心跟种,工作队除了在育苗、技术方面给予帮助,还争取到了北京超市的订单,农户种菜后不愁卖不出去。
交谈中记者得知,示范项目除了蔬菜种植,还包括春小麦与秋白菜倒茬示范种植、“寒富”苹果示范种植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寒富”苹果示范种植,该果树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工作队选择在村道路两旁和村民庭院的空地试种。可以预见,未来的朱家庄村,盛夏时节人们在果树下乘凉,秋天还能卖苹果增加收入,多美!
“将来,我们会以朱家庄村为中心,不断把更多的新技术新想法示范辐射到周边村庄,甚至全县。”谈起未来的发展计划,逯国英和驻村队员们“野心不小”。(记者 岳志强 通讯员 马圣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