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购物卡不记名属性实施诈骗,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手段之一,日前,在宣化民警的耐心劝导下,帮助市民赵先生止损25000元。
当日,宣化公安分局建国街派出所辖区一家大型超市,迎来一位“大客户”,该客户称想买面额为1000元的购物卡,并要一次性购买25张,与此同时,建国街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指令,辖区内的赵先生消费行为异常!
“可能正遭遇诈骗!”派出所民警宋伟、辅警郝中亮联合反诈中心民警王波、李子晨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况,赵先生对民警的到来赶到愕然,辩称购买超市购物卡是为了自用。当民警进一步询问具体事由时,赵先生开始显得支支吾吾,眼神闪烁不定,这一细微变化,没有逃过民警的敏锐洞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直觉,民警判断赵先生可能有所隐瞒,紧急叫停了其购买行为。
为了彻底根除赵先生被骗风险,民警决定深入了解事件情况,在苦口婆心的劝解下,赵先生终于向民警透露了真实情况:不久前其下载了某刷单APP,抱着试试的心态,开始做任务,刚开始拿了一些返利,赵先生对此深信不疑,后又完成了几单,想要提现时,却被提示操作不当,账户被冻结,需要购买购物卡充值解冻,赵先生一下慌了神,于是按照对方指示,准备购买购物卡进行充值,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类骗局往往利用受害人急于求财的心理,通过虚构高回报任务逐步诱导转账。”民警现场展示反诈手册,逐条剖析刷单诈骗话术,指出诈骗分子破绽,经过耐心教育,赵先生恍然大悟。所幸发现及时,警方精准拦截,成功避免了2.5万元损失。
警方提醒:凡是陌生人让你购买超市购物卡的,都是诈骗,购物卡一旦被消费,挽损难度非常大;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批量购买购物卡实施诈骗,名为购卡充值,实则是将诈骗资金“洗白”;超市经营者在面对群众购买大额购物卡时,应询问核实相关情况,提醒客户谨防诈骗,如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王浩 张嘉琪 郝中亮)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