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塞北管理区

雾培技术让马铃薯育种迈入“亿粒时代”

2025-08-07 09:09:4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8月6日,塞北管理区弘基农业的雾培车间内,一株株脱毒马铃薯苗在雾状营养液中舒展枝叶,根系垂挂在半空中,宛如一片“绿色瀑布”。张家口弘基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副总李旭东指着透明种植槽内的微型薯对记者说:“这是我们2014年投资引进的气雾培技术,单株年产量可达40-100粒,比传统基质栽培高5倍以上。”

  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弘基农业依托塞北管理区北纬42度、海拔1400米的冷凉气候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其旗下张家口弘基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拥有5000平方米组培中心、10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及400个温网棚,年切繁脱毒种苗5000万株,培育微型薯1亿粒,产能位居华北首位。

  走进恒温恒湿的雾培车间,自动化供液系统正将精准配比的营养液雾化喷洒至马铃薯根系。“气雾法是无土栽培的升级版,通过动态调控水、肥、光、热,让每株苗的潜能最大化。”技术负责人裴剑强介绍,相比传统网棚基质栽培,雾培所需脱毒苗减少至二十分之一,且可全年连续生产。目前,车间年产微型薯1000万粒,产品远销内蒙古、甘肃等国内主产区,并出口东南亚。

  塞北管理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的自然条件,为马铃薯遗传改良提供了天然屏障。“这里晚疫病发生率比华北平原低80%,农药使用量减少60%。”李旭东算起生态账:土地轮作制度让土壤肥力逐年提升,配合蛭石基质栽培,种薯病毒携带率几乎为零。2015年,企业率先在河北省实现雾化培育全流程无菌操作,严格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确保种源纯净。

  在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内,两茬微型薯正交替生长,每茬70万株苗可产280万粒种薯。王主任展示着手机上的环境监测数据:“温度22℃、湿度65%、光照强度30000勒克斯,全部由物联网系统自动调节。”这种模式带动周边300户农民参与种薯繁育,户均年增收2.4万元。

  从雾培车间到国际市场,弘基农业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种薯产业。正如李旭东所言:“塞北的冷凉气候是天赋,我们的技术是翅膀,两者结合才能让小土豆飞向全球。”(记者 李响 宋锦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