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你们了,一趟一趟协调,解决了大家的烦心事。”近日,桥西区西沙河大街88号楼的管道更换后,居民代表到社区致谢。
桥西区建城历史长、老旧小区多,加之群众诉求日益多元,迫切需要在收集化解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上改革探索。2021年以来,桥西区以群众事主动办为主线,全覆盖搭建居民议事厅,切实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最基层、解决在家门口,实现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良性互动,让老城区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据统计,桥西区在44个社区建立居民议事厅,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近万件。
因地制宜 议事场所机动化
为有效缓解桥西区新华后街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新华苑社区党委召集驻街单位共同商讨解决对策,最终确定设置由南向北单行道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工人新村街道南新村社区党委为着力解决秀水怡园小区多层居民“飞线充电”难题,通过邻里大管家广泛入户沟通收集住户意见,最终确定将拆除违建腾出的240平方米空间用于建设非机动车停放服务站……
桥西区通过立体搭建议事平台、横向搭建联动体系、纵向搭建贯通链条,俯下身子贴近群众,更好收集解决居民诉求。在全区44个社区建立居民议事厅,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等方式每周开庭议事,推行收集问题、分类处置、协商议事、办理反馈、激励评价五个步骤,搭建起居民表达意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议事平台。将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三新”领域、民生服务机构等党组织全部纳入区域化党建管理,依托居民议事厅,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全区共选配336名兼职委员,推动形成平时联建共治,急时联动处置的新格局。居民群众通过与组织体系成员联系,在小区广场、休闲亭、街头巷尾就近议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广泛参与 议事队伍多元化
堡子里街道鼓楼西社区西关街五道巷3号院居民在堡子里危房修缮中,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区住建局房管三处负责人得知情况后,主动到施工现场进行协商沟通、答疑解惑,耐心细致讲解危房修缮政策,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这是桥西区充分发挥区直干部“专业优势”帮居民解决问题的生动注脚。
该区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坐等群众上门问题,让党员干部离开案头、敲门入户与居民群众接触,发挥区级领导“关键优势”、区直干部“专业优势”及社区力量“主场优势”,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常委包联镇街,区级领导包联两到三个社区,把方向、做决策、定大事,啃硬骨头、涉险滩,帮助解决社区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2024年以来,33名区级领导下沉社区参与集中议事712次,协调解决问题830件次。充分运用在职党员干部职业特长和岗位特性,将全区52个区直单位、1000余名机关干部全部纳入居民议事厅说事解题队伍,让问题处理更加高效。同时,把社区作为解决居民群众问题诉求的主阵地、主战场,从小区居民中摸排、线上线下公开招募、街道社区小区逐级推荐遴选,积极挖掘居民议事厅能人,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能人接单,使议事能人广泛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活动,切实打通社区治理壁垒。
健全机制 议事流程规范化
把构建管用有效的居民议事厅工作机制,作为推动社区更加主动地发现收集居民诉求、高效有序处理居民急难愁盼的有效利器,确保群众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解题有速度。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区长直通车、人民网网民留言等渠道中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诉求,纳入居民议事厅议事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倾听民声、掌握民意、解决民忧。建立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轮流驻居民议事厅议事制度,提前将接待干部联系电话、办公日期在社区公示栏公示,方便社区居民和干部预约来访、上门走访,切实将社区治理被动“接招”转为主动“出招”。
此外,积极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服务活动,通过议事有效掌握特殊群体实际困难需求,开展结对联亲、走访慰问,每个街道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每周轮值至少参加1个社区议事,调解民间纠纷、化解邻里矛盾。依托议事厅搭建“共享法庭”,法院委派“议事能人”,协助开展家事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家事审判工作,南营坊街道南茶坊社区邀请法律顾问帮助解决民间借贷纠纷,节省了诉讼成本和诉讼时间,赢得了涉事居民的一致好评。(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陈伟 高阳 王晓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