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大战略版图中,怀来县肩负的使命独特且艰巨。作为北京的上风口、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怀来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乎首都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自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简称首都“两区”)建设战略提出以来,怀来县便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绿色变革,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协同合作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奋力书写着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高位统筹聚合力 擘画建设新蓝图
张家口与北京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属同一自然生态系统,承担着为首都保水源、阻风沙、输清风的关键责任。建设首都“两区”,是张家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生态基石,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和绿色动能。
怀来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东南部,与北京市延庆区、昌平区、门头沟区接壤。其南北分别是燕山、太行山余脉,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桑干河、洋河在境内汇流为永定河,流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官厅水库是首都备用水源地,也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载体。在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的进程中,怀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怀来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对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区域协同等重点工作全面安排部署,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了让首都两区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怀来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怀来县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明确了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同时,怀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将首都“两区”建设的重点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全县干部群众对首都“两区”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全社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首都“两区”建设凝聚起强大的合力。
生态修复筑屏障 守护碧水润京华
水乃生态之基,怀来县始终将水环境治理置于生态保护工作的核心位置,以不懈努力守护一方碧水清波。
官厅水库,这座永定河上的大型水利枢纽,不仅是北京重要的备用水源地之一,更与怀来县有着深厚的联结——其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坐落于此。然而,长期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官厅水库曾面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损等严峻挑战,守护这片水域的重任,沉甸甸地压在怀来的肩头。
“首都‘两区’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有了上级文件的明确指引和统一协调机制,我们告别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县分局副局长李海峰深有感触地说。
为从根本上改善官厅水库的生态环境,怀来县于2014年积极申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在2017年正式启动建设。按照规划,这座湿地公园总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精心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和合理利用区五个功能分区,计划总投资32亿元。
千余名建设者不畏艰辛、持续奋战,相继完成了永定河湿地净化一、二、三期和官厅水库水源涵养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湿地综合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栽植各类乔灌木960多万株。2019年12月,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怀来县的生态修复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如今,漫步于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蜕变令人欣喜。永定河入库水质已从地表水Ⅳ类提升至Ⅲ类。
为进一步提升官厅水库上游怀来段的水环境质量,怀来县傍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期项目、怀来县新保安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官厅水库上游洋河怀来朱官屯段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也在加速推进,该工程将有效净化洋河来水,削减上游污水处理厂及农灌排干渠对洋河的影响,为八号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筑牢防线。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县分局不断强化对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监测和保护,强化对县域内的主要河流进行水质采样监测分析,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此外,怀来县累计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52个,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65个,全域279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管控全覆盖。随着这些工作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与库区水环境同步提升,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正在怀来大地徐徐展开。
铁腕治气护蓝天 擦亮生态“晴雨表”
“怀来地处坝下,属于怀涿盆地,四周环山,污染物容易积累,不易扩散。但即便如此,我们在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中仍位列第12名,在全省范围内常年稳居前15名。这足以说明我们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8月1日,在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分局,四级调研员单士军拿出一份今年1至7月份“各县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变化率和达标天数统计表”,详述怀来在空气质量治理方面的成绩,言语间难掩骄傲。
由 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六项指标构成的AQI指数,已连续6年达到国家标准。其中,PM2.5 浓度的改善堪称跨越式进步——从2015年的5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目前的2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今年截至目前更是低至19.5微克/每立方米,远优于35微克/每立方米的国家标准,“蓝天白云常相伴”的美好愿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
这些成绩,源于在首都“两区”建设进程中,怀来县针对大气环境治理打出的一套组合拳。
单士军介绍,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县分局持续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严格检查,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为从源头减少污染,怀来县深入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已关闭化工、钢铁、水泥、煤炭物流等多家重污染企业;同时从严管控采矿、造纸等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上马投产,最大程度阻隔潜在污染,稳步推进生态治理。
在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方面,怀来县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鼓励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从生产环节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制度,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现场,细致核查设备运行、环保治理设施运转及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情况,确保企业依法依规生产。
面对不利天气,怀来县实行弹性减排策略,比如在静稳天气时,冬天的热力站、夏天的砖厂等会适当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时则加足药剂。工地管控同样毫不松懈,住建部门为35个在建工地全部安装PM10监测仪器,实行超标分级处理:第一次超标进行告知,第二次到现场处理,第三次启动处罚……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怀来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首都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万物共生添活力 绘就生态和谐景
清晨的官厅水库畔,薄雾如一缕轻纱漫过水面,将远山近树晕染成朦胧的剪影。水鸟振翅掠过,尾尖划破镜面般的碧波,漾开一圈圈细碎的涟漪,层层叠叠推向岸边。湿地草丛间,几抹灵动的身影正低头啄食,是迁徙而来的候鸟在此安然觅食,羽翼上还沾着晨露的微光……野生植物种类从原来的106种增至358种,野生鸟类也由169种增加到192种,官厅水库已然成为众多候鸟的温馨家园。
这幅充满生机的生态画卷,正是怀来县在首都“两区”建设中深耕林草湿地工作的鲜活注脚。
“如果说怀来是落实两区建设的桥头堡,那湿地就是怀来最亮眼的生态名片。”怀来县林草局湿地中心主任王圣杰如是说。
官厅水库周边,一项项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如精巧的生态拼图,通过退耕还林让荒坡披绿,还湿还草让水域焕活,悄然间让水生态功能重归平衡,种类繁多的生物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在官厅水库湿地公园,怀来县林草局湿地中心,肩负着业务指导与湿地公园日常保护管理的重任;怀来妫谷公司则以适度经营开发的方式,让生态旅游成为人们亲近湿地的桥梁。
谈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王圣杰表示:从湿地保护的维度出发,一方面为鸟类迁徙打造“安全驿站”,对栖息地与迁飞节点展开细致巡护与监测;另一方面则对野生植物不做过多人工干预,让草木自在生长。
除了生物多样性,怀来的生态保护并非仅仅针对某一要素,而是需要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治理。
据了解,在怀来北部的东八里、西八里区域,曾经因矿山开采,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近年来,怀来县大力开展矿山修复工作。推进奥运生态廊道北山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2023年完成里井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营造经济林 81.9 公顷,乔木林250.6 公顷;实施封育治理667.5公顷;修建生态袋谷坊35道(350米)。通过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一系列举措,让昔日千疮百孔的矿山重披绿装,怀来森林覆盖率达到50.18%。
通过这些生态修复工程,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从空中俯瞰怀来,连绵的青山与广袤的绿地相互交织,不仅有效阻挡了风沙,减少了水土流失,还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提升,为首都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生态屏障。
产业转型促升级 激活绿色新动能
新兴产业是怀来县推进首都“两区”建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怀来县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在数字经济领域,怀来积极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吸引了秦淮数据、腾讯、华为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利用怀来丰富的清洁能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运算。目前,怀来县大数据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背靠张家口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怀来依托全市3300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正在打造算电高效协同产业链,将能源供给转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优势。
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怀来县也注重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对于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葡萄品质。引导葡萄酒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通过举办葡萄采摘节、葡萄酒文化节等活动,将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此外,对于建材等传统工业产业,怀来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企业采用节能环保设备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将工业固废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变废为宝。
京张携手谱新篇 共筑协同发展带
怀来县与北京市延庆区、昌平区、门头沟区地缘相近,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需求。近年来,怀来县在生态保护方面与北京展开了深度协同合作。
自2009年起,北京与河北达成生态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先后出资在怀来境内的官厅水库周边开展绿化工程。2023年8月30日,京冀两地共同组织召开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工作交流会,签订了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实施年限为2023年至2025年。每年安排河北省财政资金,同时根据协议目标完成情况争取北京市财政资金和中央政策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河湖水生态修复以及相关监测等保障协议履行工作。
此外,怀来县积极与北京相关区县建立生态联防联控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水环境联防联控、生态补水及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领域深度合作。
在执法联动方面,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县分局与北京市延庆区、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多次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今年5月13日至16日,三地聚焦涉水、涉气重点领域,对60家企业进行检查,锁定18个环境问题并督促整改。同时,依托进京综合检查站环保协同执法平台,筛查柴油车、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削减移动源污染排放。通过“科技+执法”模式,借助在线监控与分表计电技术定位问题企业后实地核查,并将联合执法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既提升了执法效能,又减轻了企业负担。
在警务协作上,怀来县与官厅水库管理处、北京延庆区、门头沟区合作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2024年12月正式成立官厅水库生态警务站。该警务站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河湖长+警务站+管理单位”一体化协同管护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高效处置。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水陆巡查,打击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查处违法人员,拆除违建码头,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
“十四五”期间,怀来县与北京延庆、门头沟、昌平三地联合出动697人次,排查交界区域涉水企业108家,整改问题24个,以“跨区联动”织密生态“防护网”。(亢春宁 高成 杨磊 崔健 刘晓霞)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