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安县第六屯乡,一个特殊的“家园”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
从家出发,骑车10来分钟,胡春林来到位于第六屯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残疾人温馨家园,这个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光线明亮,缝纫机、熨烫机等各型设备一应俱全。坐在工位上,踏着缝纫机,胡春林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我没啥手艺身体又不好,打工没人愿意用我,为这事我没少着急掉泪。自从来这里打工,不光离家近,每个月基本能挣到2000元左右,我特别知足。”迈出家门走进车间,身份的转变让胡春林很享受如今的生活,她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车间工作,作息时间更加人性化,能让她更加灵活地兼顾工作和家务事。
这样的生活状态,胡春林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而在残疾人温馨家园,像她一样圆了“就业梦”的残疾人还有不少。残疾人温馨家园的负责人刘淑英告诉记者,残疾人温馨家园在第六屯乡养老服务中心占用100平米大厅作为来料加工车间,购置了15台缝纫机,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场地和设备,目前共吸引了19名残疾人在这里工作,平均月收入达到800多元。“大家可以在这里上班,每月有500元的保底工资,多劳多得。也可以把活儿带回家做,计件挣钱,做好后我们会派人去把东西拉回来。”她说。
不仅圆梦,更要筑梦。刘淑英告诉记者,残疾人温馨家园还为残疾人购买了康复理疗器械8件套,配置了6张护理型床位,可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就业、康复理疗、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助餐助浴、生活保障等一条龙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了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
“近年来,我们持续做好扶残助残保障工作,真正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怀安县残联负责人李海峰介绍,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在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就业技能,拓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激发贫困残疾人口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目前,该县69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高景山 王晓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