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9日,沽源派出由县长任强带队的经贸代表团赴南美洲,先后走进秘鲁和玻利维亚,推介沽源藜麦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其深加工产品获秘鲁农业发展和灌溉部部长安赫尔·马内罗称赞,与两国签署了合作协议5份,“藜麦出海计划”首站成果显著。
近年来,沽源县积极推动藜麦产业发展,已成为华北地区藜麦产业大县。2024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藜麦第一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此次南美之行,将加速沽源从“中国藜麦第一县”迈向“世界藜麦重要产区”,让沽源藜麦走上世界舞台。
藜麦花开 希望绽放
在沽源县,一场关于藜麦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自2012年首次引进试种藜麦,这片土地见证了藜麦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华丽转身。曾经,藜麦对于沽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 “外来客”,而如今,它已深深扎根这片土地,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就试着种了一点。没想到,收成还不错。”沽源县早期参与藜麦试种的农户张庆军回忆道。从那以后,藜麦在沽源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品种也日益丰富。从最初单一的品种,发展到如今涵盖多个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沽源在藜麦种植技术上的成熟,更展示了其对藜麦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坚定决心。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藜麦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早期,藜麦只是简单的农产品,如今,藜麦花胶、饼干、茶、面条等深加工产品纷纷上市,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沽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志勇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完整的藜麦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让藜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024年,沽源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藜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政策,涵盖基地建设、品种繁育、市场推广等多个关键领域,为藜麦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政策犹如及时雨,滋润着藜麦产业茁壮成长。今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广袤的藜麦田在坝上地区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这么大规模的种植,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张志勇介绍道。
藜光熠熠 产业兴农
富硒土地资源是沽源藜麦的一大 “金字招牌”。沽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地,面积达42万亩,其中富硒耕地面积约12.6万亩,是国内唯一的天然富硒藜麦产区。经检测,这里生产的藜麦富硒含量在0.137—0.4mg/Kg之间,营养价值极高。“我们的富硒藜麦,口感好,营养丰富,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张庆军笑着说。
在二道渠乡大梁底村,每年春播秋收,这里的藜麦育种基地里都能见到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我们这里培育的藜麦品种,不仅适应本地气候,产量和品质也都非常出色,亩产高达500斤。” 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自豪地说。在育种领域,沽源县堪称行业翘楚。在二道渠乡、白土窑乡等地,建成了3个先进的良种培育科研实验站。多年来,科研人员在这里试验了1051个新品种,培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165个,是国内当之无愧的最大藜麦育种基地。这些科研成果,为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子基础。
种植技术方面,沽源县同样走在前列。藜麦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从播种到收割,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同时,沽源县还参与制定了《冀西北旱寒区藜麦栽培技术规程》(河北省地方标准),并在全国推广使用,为全国藜麦种植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为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藜麦种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种植补贴、保险纳入、订单回收等措施,让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种藜麦更有信心了。不用担心销路,还有补贴拿,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种植户韩大哥高兴地说。
对于龙头企业,政府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助力其做大做强。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在政府扶持下迅速发展的典范。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永刚表示:“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为沽源藜麦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海外拓展 迈向国际
沽源县在国内藜麦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不忘放眼全球,积极探寻国际合作机遇,启动“藜麦出海计划",全力推动藜麦产业国际化发展。
近日,沽源县经贸代表团踏上了远赴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征程,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经贸推介交流活动。在秘鲁,与多方深入座谈,围绕多项关键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农业合作奠定基础,也为沽源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通道。到玻利维亚后,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包括农机设备捐赠和建立国际藜麦中心中国试验站,还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获取宝贵经验。此次活动在农业合作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助力沽源县农业发展,尤其推动藜麦产业国际化。
据悉,回国后沽源藜麦企业已开始积极筹备出口事宜,同时,计划明年引进部分高质量秘鲁藜麦。沽源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继续发挥优势,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藜麦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与紧密融合,全力推动藜麦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品质与品牌影响力,让藜麦产业成为沽源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映华 通讯员 任喜君 赵晨阳 王晓曦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