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城县石灰窑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签约仪式在该县样田乡石灰窑村举行。此次交易的成功签约不仅是全省首单土地开发经营权类生态产品交易案例,更标志着我市在生态价值转化领域取得首单突破,成为全省第三单成功实现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
仪式上,赤城县样田乡石灰窑村村民委员会与赤城县绿色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就石灰窑生态清洁小流域坡耕地经营权达成交易,交易期限17年,总金额85万元。通过此次交易,村集体与市场主体实现共赢,生态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据了解,石灰窑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潮白河流域,是全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于2018年8月启动,2019年底竣工,总投资1500万元,治理面积达30平方公里。项目涵盖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三大板块,重点实施了封禁围栏6800米、封禁标志牌10个、污水处理工程1项、旱厕改造330户、村庄绿化美化1000平方米、节水灌溉工程27公顷等多项建设内容。经过系统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流域内水清岸绿,芍药花海蔚为壮观,“文旅康养”“近郊旅游”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易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首都“两区”建设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市水务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专题调研、政策宣讲、专家团队指导等方式,优先选取生态基础扎实、治理成效显著的赤城县作为试点,深挖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生态价值转化潜力,精准把控产品开发与市场运营等关键环节,为交易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本次交易依据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开展,由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业团队进行核算评估。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探索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更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对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王松)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