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劳务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7000余“赤诚供暖人”温暖北京城

2025-02-17 09:08:3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李师傅,家里暖气不太热,您看啥时候过来帮忙看下?”

  “可能是暖气管道该清洗了。您下午在家不,我带着工具去看看。”

  李怀树是北京市大兴区灵秀山庄的一名暖气维修工。别看他每年只在冬天“上班”,但小区不少业主都认识他,每次见面都能聊上几句,供暖期内暖气有问题,很多人也都直接点名李怀树上门维修。

  按照约定时间,李怀树带着工具来到业主家中,认真排查供热管道和阀门,然后对供暖管道进行清理和清洗,又更换了阀门,一切检查完毕后他才起身,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又对入户处的管道进行了检查。

  李怀树的专业服务和认真敬业的态度使得业主由衷感激。业主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不辞劳苦,热情服务,不惧严寒,温暖人心”,这是对李怀树技术的认可,也是对“赤诚供暖人”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赤诚供暖人”为我市省级劳务品牌之一,不仅为温暖北京的寒冬贡献力量,也成为赤城乡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成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赤城县是全省14个环北京县之一,有4个乡镇与北京接壤。20世纪80年代末,赤城县兴起进京务工潮,部分人冬时进京为首都保障供暖,春来返乡务农、务工,被称为“温暖卫士”,形成了“候鸟式”务工模式,此为“赤诚供暖人”的雏形。最初,赤城在京供暖行业务工人员大多出于自发形式,工作繁重,环境脏乱,而且务工人员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1996年,赤城被北京市确定为劳务输出基地县。1998年,赤城县就业服务局加强与北京市劳务部门建立协调对接机制,赤城司炉工逐渐从自发、零散的集结方式,到后来北京企业主动到赤城招聘,赤城与北京搭建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更多人加入北京供暖一线。进入本世纪后,烧煤锅炉逐渐被淘汰,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成了主角,而吃苦耐劳的赤城司炉工也占据北京市7.5%的供热市场份额。

  为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权益保障,赤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全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县人社局主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定期与北京人社部门、北京市供热协会等多方合作洽谈,与北京多家供热企业建立协作机制,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广泛征集优质岗位信息,搭建劳务输出直通车。在县域内,他们积极打造了“1+7+N”零工市场网络,联合县总工会设立本地及在京“赤诚供暖人”就业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接供暖企业,及时收集、整理、发布、更新招聘信息,并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精准提供企业用工招聘、劳动者求职服务,全力搭建供需对接的“连心桥”。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加强“赤诚供暖人”职业技能培训,采取“预约式”“订单式”模式,在京设立“赤诚供暖人”培育基地,精准开展司炉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司炉工专业技能,累计培训5000余人取得司炉工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2023年,经过县申报、市初审、省评定等环节,“赤诚供暖人”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并持续通过政府、赤城县驻京流动党委、北京赤城商会、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等渠道作用,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打工种地两不误,一年四季有收入”。目前,“赤诚供暖人”已被北京供热企业所认可,每年有组织输出供暖人达3000余人,而实际在北京供暖行业务工的人员在7000人以上,遍布北京各大供暖企业,已形成金字塔就业结构,上到政策制定者,下到基层工人,更有一批优秀供暖企业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错季到北京务工,让那些夏季是农民、冬季是供暖人的脱贫劳动力每个供暖期增加了2至5万元不等的务工收入。不仅如此,“赤诚供暖人”也培养了一批女性劳动力加入供暖行业,从事收费员和司炉工等工作,形成了夫妻档供暖模式,越发让“赤诚供暖人”这个团体变得温馨稳固。(记者 左文婷 通讯员 艾涛)

  【记者手记】

  从“脏累差”的推煤工到干净整洁的司炉工,“赤诚供暖人”也由打零工者成为有组织输出、有劳动保障的“候鸟式”务工者,实现了“打工种地两不误,一年四季有收入”的增收结构,成为赤城县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7.5%的北京市供热市场份额”背后凝结着赤城党委、政府及北京市相关企业多年来的贴心、暖心的服务和帮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赤诚供暖人”是赤城县促进充分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有针对性、实效性、精准性的培训,将粗放的劳动力升级为技能型劳动者,利用地缘优势,满足了北京供暖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推动了自身劳务经济的稳定增长,力促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最佳配置。“赤诚供暖人”也是两地劳务协作的生动典范,通过品牌效应,建立起了从技能培训、岗位信息、就业跟踪、服务保障等立体式服务体系,切实让农民实现双重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社会保障,让劳务协作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