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赤城小西沟村:同心携手共绘振兴图景

2024-10-23 09:35:0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十月的赤城,秋色铺满山野。

  出县城往西15公里,行至山景绚烂处,就到了样田乡的小西沟村。

  村如其名,小西沟村面积不大,这些年村里的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村里常住人口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然而,随着系列的政策春风,这里在安静与祥和中,日渐孕育起了新的一轮勃勃生机——村子临街建起一处处小游园,园子里种起了云杉、金叶榆、海棠等园林树木,“同心桥”“初心门”“振兴亭”“拾光小屋”等特色景观错落别致, 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宿错落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温馨的住宿体验,更成为了小西沟村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样的变化也让72岁的老书记张玉海感慨万千,“那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我们有朝一日利用这里的绿水青山,发展民宿产业,让村子焕发新生。”

  2000年至2009年,张玉海担任小西沟村村书记。彼时,小西沟村是个典型的贫困山村,村民们大多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收入微薄,年轻人几乎全部选择外出打工。他为村里考虑了一辈子,但随着年岁渐长,难免力不从心,他迫切想为村里找一个合适的继任者。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在北京工作的何海军。

  何海军是张玉海看着长大的,他年轻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从小就是“孩子头”,有影响力号召力,村里人也信服。于是,作为何海军入党介绍人的张玉海,有意无意地把何海军当成了村里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引导,为何海军之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何海军几乎全票当选,接过了“接力棒”,成了小西沟村的“领头人”。而张玉海则又当了12年村支委委员,如今仍然是村民代表,继续帮衬着何海军料理村务。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先。”何海军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强化治理、培树信心。“以前村里都是石头路,雨天河水雨水一块漫,很容易发河。”何海军回忆说,2010年,村里率先修路、修河渠,先从根本上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接着,他们在村里倡导全面参与、全民参与,逐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大棚、种赤芍、建民宿 ……小西沟村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开启了五彩生活的新篇章。

  站在村南的花圃基地,何海军动力满满。从自己带头试种赤芍,到发展民宿产业,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今年节假日民宿天天爆满。”何海军说,“如今,我们注册了‘小西沟村’品牌商标,希望能打造专属于小西沟村的文旅品牌;种植业方面,我们谋划培育面向京津地区的新型水果园,并逐步提高管护水平,兼顾药材种植。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环境常美、空气常新’的乡村画卷成为小西沟村的常态。 ”(记者  左文婷)

  【记者手记】

  在小西沟村采访,最大的感受是两代书记的传承与担当。

  “张叔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又做了张叔的接班人。”这是何海军最初介绍两人身份关系时的一句话。这样的一种责任传承,不仅让小西沟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生动而朴素的实践。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广袤的田野是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的基层带头人。基层带头人的更替 ,不仅仅是职务上的交接, 更是对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全面传承。 何海军在就任后敢于摸索、勇于创新,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们事事争先,让小西沟村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用实际行动回馈了老书记张玉海和村民们对他的信任与支持,也为自己的初心作出最深情的诠释。 正是因为有这些信念坚定、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基层人”的坚守和付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目标才能更快实现,广大农民才能从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的希望才会在田野中尽情绽放。

  采访结束,清风拂面,这片土地正蓄起新的能量,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梦想。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