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党旗高扬聚合力 踔厉奋发添新彩
——张家口市赤城县优质高效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综述

2022-04-27 11:01:2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2021年11月27日,张家口市委向全市党员干部发出了“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专项行动动员令。张家口市赤城县813个基层党组织、23513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奔赴疫情防控、安保维稳、安全生产第一线,在全县掀起喜迎冬奥、服务冬奥、保障冬奥的行动热潮。 红旗所指,尽显党员本色;冲锋在先,倾心助力冬奥,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在寒冬中绘就了一幅幅感人篇章!

  响起铮铮誓言 吹响相约冬奥集结号

  “感恩奋进、决战决胜、冬奥有我、请党放心!”元月1日,在赤城县延崇高速大海陀服务区上空响起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赤城县组织全县党员干部举行“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专项行动誓师大会。县委书记赵红革、县长薛宏霞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引领党员集体宣誓,参加活动党员干部整齐列队、精神饱满,像出征的士兵,更像奔赴前线的勇士,以响彻霞城大地的誓言,吹响助力冬奥集结号。

  赤城县地处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两个主赛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之间,像挑起两地的一根“扁担”。 为服务保障冬奥,赤城县启动了京礼高速及县境交通检疫检查,派员进驻大海陀服务区抵离场站,设置冬奥会期间7个备用集中隔离点,建设高速服务区接驳站4座,选派80人保障团队负责奥运村北场站运维,40人团队驰援景泰山麓酒店,全天候保障两个赛区安全。

  点亮万盏灯火 尽一域之光为冬奥添彩

  随着奥运和双节的临近, 赤城县以万盏红灯点亮霞城。

  “这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大家工作上一定要尽心!”“鼓楼正前方位置要摆上奥运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霞城大道、鼓楼南街道路两旁的树上要挂满红灯笼”,在冬奥会既将开幕之际,县住建局局长李飞脸上扬溢着笑容, 指挥工作人员在全县广场、主街道摆上冰墩墩、挂起红灯笼。

  春节前夕,为营造浓厚节庆氛围,县住建局接到任务后, 连夜组织人员奔赴张家口、石家庄、浙江台州等地采购红灯笼1.8万个。为加快安装进度,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息时间, 昼夜不停加班组装万盏灯笼,从农历二十八至正月十一,历时13天,完成霞城大道城区路段、南北河沿街、鼓楼南街主要街道布展。赤城县到处张灯结彩,璀璨夺目。节日灯光横跨春节、元宵节、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浓郁的节日氛围、丰富的冬奥元素、靓丽的街景,为广大市民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

  2021年12月31日晚, 赤城县在雕鹗镇千年唐长城脚下 “七星·五环”滑冰场,隆重举行赤城县“千年唐长城,奥运添光彩”唐长城亮灯仪式,当璀璨的灯光在奥运绿色廊道正式亮起,唐长城像一条舞动的巨龙在腾飞,赤城千年古文化———唐长城闪亮呈现在世人面前, 充分展现了“助力冬奥,有我赤城!”的火热情怀!

  担起时代重任 派精兵强将保障赛区服务

  冬奥保障、重若千钧,在新冠疫情肆虐, 全球防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势下,赤城承组织重托,担时代重任,选派精兵强将奔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志鹏担任一线指挥长,以身作则,躬身笃行,带领赤城团队圆满完成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服务任务。

  2021年11月4日,工作组进驻景泰山麓酒店,第一时间成立了驻店临时党支部,先后协调两批近百人的保洁团队接连赴崇,仅用5天时间,酒店便实现了从尘土飞扬到窗明几净的飞速变化。11月21日,世界杯第一场赛事,协调赤城40余名机关干部星夜驰援,创造了全市单个酒店当日入住1006人的最高日接待记录。为保障好赛事期间食宿、交通、防疫、安保等相关工作, 工作组不断夯实组织体系建设。在临时党委之下,成立2个临时党总支、27个党支部、56个党小组,吸纳各专项组、业务领域及酒店党员384人,建立“一长三员”工作机制和保障服务激励机制,点燃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

  在人员方面,赤城县累计选派170余名机关干部、医务人员、业务专家、指导教师投入保障服务;财力物力方面,累计投入各类物资、资金价值120万元,先后为酒店捐助桌椅610套、矿泉水500件、洗衣机2台、实施了空气质量治理项目,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酒店入住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共接待各领域工作人员累计达7000余人次。在秩序管理上,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牵头带队,坚持执行24小时巡查制度,各专项组人员在就餐、交通、数字哨点等重要点位执勤监督,全天不断档;在出行管控上,以防疫为主线,精准设计流线,交通、安保、防疫三组人员坚守点位职责,严格落实进门“五步法”,严防脱环破环;在住宿、餐饮、交通、安保、清废等各领域,他们不断细化保障措施,在上下车区域铺设防滑毯、比对核酸检测人数、监控室派专人值守等各项措施陆续实施,确保了酒店服务高质量运行。

  履行职责使命 为冬奥防疫安保一线护航

  “奥运来了,就在家门口,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程丽丽心里有杆秤:民生之事无小事。她组织成立镇直党委疫情防控、平安建设、工青妇宣讲、综合执法、驻村帮扶、冬奥先锋“六小分队”,统一着装佩戴小红帽,组织参与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全民核酸检测、开展迎奥运亮灯仪式、下基层送温暖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冬奥保驾护航。

  赤城县核酸检测的“掌舵人”张万花,常年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忘我工作。只要一穿上白大褂, 她就像上足发条的八音盒,在时间轴上,乐此不疲地旋转着。 怀来县紧急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县里抽调医务人员支援,张万花同志主动请缨,带领检验科5名检验人员,帮助邻居县区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直至凌晨五点,完成核酸检测9500人份。

  冬奥会期间,云州乡卫生院医生王晓敏, 在冬奥村北交通北场站担任消杀组长。每天,他要带队完成场站1600人次司机测温登记,消杀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工作任务。无论有无班次,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检查消杀记录登记表、人员信息统计表、防控措施安排表、安全隐患排查表,工作一结束,他就会立刻回到办公区汇总梳理资料,准备下一班次任务。“服务冬奥是一个信念、一份期许,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既然成为北场站的一员,就要无愧于服务冬奥的初心使命,不负全县人民的重托。”成了王晓敏常说的一句话;还有大海陀乡派出所所长王旭阳,他带领队员每天巡逻在辖区2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负责做好13.68公里环北京赛区边界管控、1家加油站、2个天然气换气站等重点部位安保工作,确保不出问题,在幕后安保的赛道上画出了同样的精彩。

  树立最美形象 打造志愿服务青春名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在赤城县大街小巷,处处闪动着青春亮丽的身影,一群身着志愿蓝服装的小天使,把最热心的服务奉献给市民、奉献给冬奥,用青春和热情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保障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赤城团县委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成立赤城县冬奥会城市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团县委书记曹佳乐任支部书记,组织19名党员,与团员志愿者进行编组,以党建带团建,奔赴冬奥城市志愿服务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将会呈现他们的身影。搀扶老大爷顺利穿过马路,挥舞扫帚清扫街面的垃圾和积雪,向未戴口罩的市民发放口罩做好防疫宣传,提醒群众安全用水用电,为春节坚守岗位的叔叔阿姨送去热腾腾的饺子……

  在冰与雪的盛会中,他们释放着光与热,用青春之火点燃冬奥,让冬奥之光照亮青春。在“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专项行动中,他们用奉献和激情打造出最美志愿服务新名片!

  (中共赤城县委组织部)

  亮点行动

  为确保省委“抓党建、迎冬奥、防疫情、惠民生、保安全、促发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和市委“夯实‘五个全覆盖’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活动在赤城落地见效,全面激发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赤城县深入开展“争先进、扛红旗、做示范”活动,大力营造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雕鹗镇党委力保安全

  雕鹗镇党委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对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扩大核酸筛查范围,加快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管控措施,彻底阻断传播途径。严格落实防火责任,乡、村层层签订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责任状,确保不发生火警及火灾。

  大海陀乡党委抓实产业发展

  按照市委、县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大海陀乡党委以“一核、一线、三带”为工作抓手,建立饮马沟、窑子沟、马家堡3个行政村在内的核心区,实施杂粮种植、山羊绵羊特色养殖项目;投资435.2万元打造东山庙、官庄子、二炮等10个行政村在内的沿线公路网红打卡风景线; 投资650万元在南梁、郑家梁、冯家沟建设春秋大棚104亩、日光温室12.5亩建设大海陀架豆产业带;依托海陀小镇旅游观光资源,引导周边村协同发展民宿、农家院等经济产业,形成旅游经济产业带;依托平川牛肉养殖合作社带动上斗营村周边区域牛肉养殖,挖掘野生沙棘资源,打造特色种养殖产业带,助力百姓增收,加快促进大海陀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白草镇党委力促乡村振兴

  按照市委、县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部署,白草镇党委重点打造“两轴一片一中心”,以112国道和白四线为两个轴线,以白草特色为主题打造600米文化墙,建设“留住乡愁”民宿一条街,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以张家营、罗家营、桃阳3个村为中心建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投资70万元扩建牛肉养殖场,改建破旧墙体4357平米,提升肉牛养殖容纳量,发挥整体片区效应;投资571万元提升白草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商贸、服务、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白草商业中心,以冀热察区党委所在地旧址桃阳村为主体, 投资278万元打造红色文化中心。同时,借助白草昼夜温差天然优势,在西窑村实施200亩架豆种植项目,建设春秋大棚200个,形成架豆种植示范区,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记者 宋锦丰

编辑:荆丽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