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抓好党建引领 描绘振兴画卷 ——访张家口赤城县样田乡党委书记闫志强

2022-09-05 10:55:1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抓好党建引领 描绘振兴画卷

——访赤城县样田乡党委书记闫志强


乡村实现振兴,关键在党建引领。张家口赤城县样田乡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近日,赤城县样田乡党委书记闫志强就如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样田乡有什么好的经验?

闫志强:首先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回头看”排查及打擂比武,不断增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议,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学习、宣传,做到班子成员集中研讨,村“两委”干部意见广泛征求,形成工作清单,抓好工作落实;其次,深入开展样田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针对未消除风险的人群,持续给予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因病支出较大户落实医疗救助、防贫保险等政策,减少医疗支出,同时落实低保、公益岗、产业帮扶等增收措施促进其增收。针对低于国家脱贫人口收入平均水平的人群,制定增收计划,从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等不同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确保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样田乡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闫志强:我们以党建串联打造产业堡垒,利用大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参与,形成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样田蔬菜在市场、技术、物流、品质等方面竞争力,引领样田蔬菜产业逐步向中高端迈进,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和考验党员,夯实堡垒,目前已召开一次季度会议,共32个种菜大户参加,其中入党积极分子3人;实施下马山村设施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净面积22亩冬暖棚,打造体验农业游、教学农业游,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样田乡蔬菜产业多元发展,助力蔬菜产业进一步升级换代;用政策资金吸引社会投资,将村民宅基地统一进行流转,同时由村委会将山泉水、山野菜、野松蘑等资产入股,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对示范片区内5个村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大力提升片区村庄面貌,将其打造成吸引市民下乡的亮点;建设小西沟村荒坡经济林示范项目,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樱桃、鸡心果、西梅经济林示范园共计30亩,大力挖掘荒山荒坡潜力,让生态振兴产生经济价值。

记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样田乡是如何补短板、强弱项的?下一步有什么具体规划?

闫志强:乡村振兴离不开百姓,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带动百姓自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提高村庄卫生标准,全乡所有保洁员统一由乡环卫队考核绩效,实行每天一扫,做到日清日净;推进“人畜分离”,以疏为主,划定村庄适合养殖区域,以堵为辅,加大影响环境及违规放养的处罚力度,目前样田乡“人畜分离”工作基本完成;坚定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掌握农民改厕意愿及对户厕改造需求,自下而上,逐户申报,改厕工作目前顺利进行。下一步,样田乡将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心村、示范片建设。在样田乡示范片区实施的样田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白河水质提升项目、村级文化服务提升项目以及乡村旅游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把准各个时间节点,做到有序衔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记者 宋锦丰)



党建引领结硕果乡村振兴启新程

——赤城县样田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纪实

从破败不堪的房屋变身生机盎然的游园,从年久失修的闲置房变为人人追捧的网红民宿。如今,打卡赤城县样田乡的任意一个村庄,都能看到一幅景美、民富的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样田乡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工作理念,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在乡村建设和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发展合力,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以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红色赋能” 擎起乡村振兴强大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赤城县样田乡坚持把“富脑袋”和“富口袋”一起抓,组织乡村干部集中学习6次,邀请县党校老师到乡培训3次,党员干部手写学习心得体会30余篇。同时,从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配套措施,成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基层党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同时,在乡里成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顾问团,实现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指导。

在赤城县样田乡的盛丰农业科技园区内,一排排蔬菜大棚有序铺开。大棚内,一棵棵生菜鲜翠欲滴,整齐码放在器皿中,褶皱的叶子里裹藏着扑鼻的清香,园区大棚内的水循环栽培技术、安装的防雹网不无彰显了科技助农的魅力。

“我们园区占地200亩,有育苗区、蔬菜基质栽培区和水循环栽培区。”盛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仲河介绍,基质栽培的好处是种植密度更大,收获周期更短。同样的面积,在大田只能种植两排生菜,利用层架式基质栽培可以种4层也就是8排,而且大田里一年只能收两茬,现在可以收6茬,产值至少能提高六七倍。

正在园区大棚里忙碌的村民张玉兰高兴地说:“以前种玉米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才挣一千来快,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到这打工每天能挣120元,还能照顾家,日子比以前宽松多了。”

乔仲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亩800元的价钱流转百姓土地,另外加上入股分红和打工的收入,平均每月挣的钱就相当于过去一年2亩地的收成。在党建的引领下,盛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的模式,带动了当地百姓的持续稳定增收,其中还与当地20位种植大户建立合作机制,百姓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全民共建 跑出乡村建设“加速度”

初秋,行走在赤城县样田乡的刘长沟村,平坦的道路、整洁的村容、别致的景观,还有石头砌成的亭台水榭,一幅宛如江南水乡美景映入眼帘。

“过去我们村路面坑洼难走,垃圾随风飘散,可如今,村里垃圾场变成了小公园,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街道每天有人清扫,垃圾及时清运,就连街道两侧的围墙也都画上了彩绘,跟过去相比真是大变样。”村书记李有成有感而发。

“赤城地处环京区域,青山绿水,生态资源丰富。去年,我们抢抓北京冬奥会筹办机遇,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将整治提升工作放到迎接冬奥盛会、服务全市大局的高度去落实,干群形成空前合力、热情高涨。”样田乡党委书记闫志强介绍,去年春季开始,通过开展春季战役、夏季清洁行动、迎“双节”城乡环境大清扫、“全域大清扫,清洁迎新春”等活动,推动全乡人居环境日日提升、月月提质。

村庄保洁员是垃圾卫生清扫的一线人员,保洁员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村庄环境的干净与否。

“每天早上我都习惯在村里转转,打扫打扫。看着村里建设的越来越好,打心眼儿里高兴。”承担着村里环卫职责的崔治芳坦言。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样田乡政府还抽调专人成立环境卫生督导队,直接对各村保洁员进行培训、督导、考核。环卫队每天检查各村环境卫生清扫工作,对各村划分的保洁员责任区,进行实时督导。同时,根据乡域分布特点,全乡保留样田村一个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并严格按照“户投放、村收集、第三方转运”的模式,对所有23个村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清运,形成了入乡整洁有序、过乡风貌彰显、离乡印象净美的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格局。

为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美化乡村环境,样田乡还着力在养殖大村推行“人畜分离”项目,改变传统门前屋后散户养殖的陋习惯,使得全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趟出产业兴旺富民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时值夏末初秋,位于赤城县城东南部15公里的样田乡小西沟村一派繁忙景象:田地里抢种赤芍、暖棚里喜获丰收、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迎着暖阳,记者来到小西沟村,一进村口就被路边色彩艳丽的各种轮胎工艺品吸引:彩色造型的卡通娃娃童趣呆萌,“奥运五环”“桌椅”“钟表”雕塑环保艺术……小西沟村民们不仅绘制了景观墙,还打造了“拾光小屋”“同心桥”等特色景观,提升颜值的同还赋予了村庄新的文化内涵。

“从去年开始,村里结合人居环境治理,不仅在村里建设了景观带,还见缝插针地在道边路边和沟边种植了2500株赤芍,今年又在小片地和空闲土地上继续种植25亩金赤芍。”小西沟村党支部书记何海军介绍,赤芍花朵艳丽,既能给农民带来增收,还能美化环境。目前,小西沟村已种植225亩赤芍,不仅带动本村人就业,还辐射周边乡村。

“我们村多年来人口外流严重,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孩童留守。去年在全县人居环境治理的热潮中,村民们集思广益改变村容村貌,环境美了,更激发了干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何海军说:“村子怎么建,村民说了算。”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小西沟村将村子进行翻修,从整体上提升了村容村貌。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样田乡旅游项目两栋“轻钢别墅”民宿样板房已落成,今年二期26栋民宿别墅正在建设中。项目投运后,一方面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一方面村民通过宅基地流转赚取“租金”、民宿务工赚取“薪金”、农家菜农家饭馆赚取“餐金”,稳定实现“三金”收入。

这些年,小西沟村的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正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取得实效的真实写照。通过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产业,拉动就业,才使得该村各项产业项目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

如今,在小西沟村,党员真心为群众服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村里的乡村民宿产业、蔬菜大棚种植等各项富民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多点开花。在这个环境秀美、民俗文化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塑造高端度假品牌,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热情,呈现出田园度假的新业态,全力打造了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奏响了新时代全产业链发展的田园牧歌。(记者 宋锦丰)


  【专题】强国复兴有我

编辑:吕永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